2)第二百零八章和平是打出来的_大响马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骑兵部队。

  在进入安徽后,蒋尊簋很快就联络上了本地青年励志学社(岳王会前身),获得了大量本地人的支持。

  尤其是武备学堂优秀学生柏文蔚、常恒芳、宋少侠、杨端甫、郑赞成这些人,不仅给方鹤带来许多急需的重要情报,也弥补了方鹤紧急扩军对中下层军官的紧迫需求。

  在柏文蔚这些年轻的武备学堂学生来看,曾经是天津武备学堂学生的方鹤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武备学堂学生谁不想成为统兵数万的大将军呢,而且方鹤也只有二十多岁相互之间更有共同语言。

  有了这么多有志青年的加入后,方鹤的实力更加强大起来,皖东北的泗州府、凤阳府淮河南北几乎大半县城都被他们占据,甚至柏文蔚一度率领一支骑兵进入滁州境内,让毗邻滁州的南京一带惊魂不定。

  因为两江总督兵力空虚,只能死保江苏一带的安稳,于是相对不怎么重要的安徽就只能以极少的兵力严守滁州、庐州、六安一带,方鹤在皖北的行动就更加显得声威赫赫起来。

  “方鹤表现不错,出发时只有五千人,结果一个多月的功夫就给他弄得有了一万两千人的骑兵,还有一万多人的步兵,要不是实在没有太多武器跟钱粮,弄不好这能给他拉起来五六万人!”

  李如松嘴里啧啧称奇,不过眼睛里却透露出一股极度羡慕的神色,陶成章、杨方云等人虽然也是侧目连连,不过他们都是自己人知道自己事,没有那个军事才能去带兵简直是作死。

  倒是许久不露面的李存义在得知这个消息不由感慨道:“安徽那地界当年我在刘坤一老帅手底下时也去过,真的穷啊,尤其是皖北那块又有黄河为患,为了一碗米杀人都不算什么稀罕事!”

  李存义现在跟武刚的师父谢渊一块主持国术馆的建立,对于武刚鼓励自己将中华国术普及开的建议,李存义热血沸腾,他现在已经给许多朋友写信邀请共襄盛举。

  李如松、李存义这些人想的都不多,倒是陶成章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各人,然后对武刚道:“军主,如今我军连战连捷,连好称世界第一陆军的德国人都败在了咱们手里,如今是不是要大军北上推翻满清改朝换代呢?”

  武刚:“~~~”你娃想太多了吧!

  李如松摇头道:“如今远远不是时候,虽然看似我军连连获胜,可是这些战役无不是以逸待劳,要么就是利用敌军对我们的不熟悉,即便这样我们这段时间也损失了近万人,尤其是跟德国人交战的李振第三师更是损失惨重!”

  陶成章从来都是反清复明最积极的,他想了想对武刚道:“既然北伐时机还不成熟,不如军主先行确立国号,然后整军备武以待时机,另外我还建议恢复汉统礼仪以正民心,不知军主意下如何?”

  在原本历史上陶成章就曾经不满孙文的革命主张,他本人认为革命就是改朝换代,认为君主立宪远远比共和适合中国的国情,只是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是满人的朝代,于是君主立宪制根本没有市场,也就只能走共和的道路了。

  武刚仔细想了想:“此言正理,如今我军辖区足有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也有一千余万人,要是再加上冀鲁豫三省交界以及太行山区和皖北恐怕两三千万也是有的,该好好整理一下秩序了。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迫使官兵撤走南北双方的大军,不然即便我们想要安心发展也是不可能的了!”

  武刚很赞同一句话,那就是和平从来都是打出来的,而不是谈出来的,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过是文人篡夺武人士兵功劳的借口罢了,这场战争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