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七章节 势如破竹(七)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够取得一次成功,此时的拉赫曼上校不仅仅心底没有对那些民族主义者的厌恶感,甚至还希望他们或许真的能够如同当年的印度国民军一样,勇敢的获得一次胜利。这其实和拉赫曼上校以及多数印度人心底对当年那段国民军的战史抱有的诡异心态有关。

  二战结束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政府,曾经试图处理那些被俘的印度国民军,按照英印殖民当局的法律,如果那些印度国民军的军官和士兵们的叛国罪名成立,那么等待那些协同日本人作战的国民军官兵的可能是枪毙或者监禁、流放等刑罚。当初在德里,英印当局曾经对三名印度国民军高级军官进行过审讯,这三人分别是ShahNawazKhan将军、PremSehgal上校和GurbuxSinghDhillon上校。他们被检控的罪名是“挑起针对大英帝国及印度皇帝的战争”。然而诡异的是,这三名战俘的辩护律师居然宣称他们只不过是战俘,因为他们不是拿钱打仗,而是出于爱国真心参加了“自由印度临时政府”的军队,只不过是他们搞错了印度政府的代表对象,并不是背叛印度,而印度是英国属国,没有背叛印度,自然也就不是背叛英国。更可笑的是,当初的印度国大党和*联盟都把释放这三个人当作1945年和1946年度的首要政治工作,在接下来的非暴力不抵抗运动中,国大党的煽动甚至进一步导致了英印军中的印度士兵的暴乱倾向,在德里审讯期间,皇家印度海军和贾巴尔普尔都发生了骚动。眼看情况要无法控制,英国人不得不赶紧宣布对此三名战俘的判决,“将ShahNawazKhan将军、PremSehgal上校和GurbuxSinghDhillon上校驱逐出印度。”

  然而就算这样,这份判决也没有生效,因为民众压力,这三名有罪的战俘居然没有被驱逐,而且大多数印度国民军士兵也都被释放了,只不过财产被剥夺,而且不得再加入印度军队。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虽然当时统治印度的蒙巴顿勋爵下令这些人不能再加入印度军队,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又给这些印度国民军的士兵发放二战中印度志愿参战补助。

  正是这样的历史沿革,和对国民军的处理意见,才使得战后印度的民族主义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一度被加强,成为了所谓“大印度”思想的浪潮。此时,拉赫曼上校一心寄希望的也就是这些狂热分子能够真正表现一次。就算他们死光了也无所谓吧,拉赫曼上校的心底这样想,他只希望拉摩尔少校指挥的第6装甲中队和莫汉少校指挥的第3装甲骑兵中队能够给整个机动兵团的突围打开一条通道,至于他们怎么去撕开中国人的防线,那又是一回事了。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