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五章节 崩催始然(二)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步兵第7师的确是遭到了一定的损失,尤其是前卫营,他们在推进的途中,骤然遭到了印军炮火的轰击,但也仅此而已,就如同第16军的进攻仅仅只有气势一样。

  塞普鲁克中校留下的那张写满了火炮计算数据的便笺使得身为北方军区司令官的帕迪克中将下定决心,以每公里33门火炮的密集强度在中国人的侧翼发起掩护性的炮击,继而以第16军直属装甲旅向正往斯利那加一线攻击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掩护第10步兵师、第25步兵师的东进,从而达到‘攻秦救韩’的目的。这本身是没有错的。而且帕迪克中将本身的意图就是第16军并不与中国军队发生纠缠,只是以炮火掩护装甲力量实施冲击,从而使得中国人不得不收缩兵力实施防御,继而以第10步兵师、第25步兵师向第15军、第14军的方向靠拢。从而达成既可以救出第14军、第15军,还可以给予克什米尔地区守军赢得一些喘息时间的根本目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第14军已经覆灭了。

  这才是最为致命的所在,因为也就在第16军直属装甲旅开始进攻之后,第10步兵师、第25步兵师开始往东开进的时候,中国人的反击便是开始了。

  塞普鲁克中校的确很是优秀,而且在美军位于俄克拉荷马州西尔堡的陆军野战炮兵中心进修的那段经历使得他很是懂得怎么样去计算、使用自己的炮兵,“每个师属炮兵旅有三个拥有18门130毫米*炮的直接支援炮兵团、一个拥有18门155毫米*炮的全面支援炮兵团、一个拥有12门120毫米迫击炮的独立迫击炮连;而军直属炮兵旅则是拥有四个全面支援炮兵团和一个拥有12门122毫米火箭炮的独立火箭炮连。”这样的数据固然在实施起来很是令人感到叹服,但是对于将‘大炮兵主义’视作是陆军地面火力支援根本的中国陆军来说,这太是小儿科了,甚至就连普通的军事演习,都比这气势大多了。

  炮兵第2旅的那些A-100型300毫米10联装自行火箭炮、WS-1B型320毫米8联装自行火箭炮第一轮火力覆盖,便是让印军那在十公里的宽度上所达到的33门/公里的‘惊人’数据成了一场梦魇。162门130毫米*炮、126门155毫米*炮、12门122毫米火箭炮和36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全部集中在只有10公里宽的正面上,固然,这样的炮击密度是很强大,但这样的高密度也就意味着,在遭到火力压制的时候,损失也将众多。

  Pinaka多管火箭炮系统那糟糕的准确性、印军炮兵的糟糕训练情况、整个战区的敌我情势不明,等等一系列的缘故都使得第16军的进攻实施上并没有太多的收获,除了给步兵第7师的前卫营以一定的创击之外,一场精彩的烟火表演并没有太多的收获。

  而转眼而来的中国人的报复性的炮击,则是当即使得整个炮兵阵地处于在风口浪尖,中国人的炮击强度远远要比印军的可怕多了,铺天盖地而下的火箭炮弹雨的洗礼使得33门/公里的密度成了33门/公里的惨剧。呼啸而下的炮弹雨洗礼着高密度的炮兵阵地。

  机动性、远程性、数字化,这些都是使得炮兵第2旅的那些A-100型300毫米10联装自行火箭炮、WS-1B型320毫米8联装自行火箭炮在覆盖印军炮击阵地的时候,可怜的印度人却根本搞不清炮弹从哪里而来的原因,更别说是反击了。

  尽管炮兵阵地遭到了可怕的毁灭,但第16军司令官-慕克吉少将能够忍受,因为他的装甲旅此时已经将中国人的一个步兵营包围了。只要围歼这个营,什么都可以接受。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