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3章 科学家的薪资_大时代之巅列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风险太大了。

  还是老老实实拿工资更稳妥。

  周不器不认可他的看法,解释道:“期权的作用是激励,只要工作出成绩了,拿到了期权。那么股票在未来的价值,将会几倍甚至几十倍于现在拿到的工资。”

  李易男的思维模式显然跟他不同,“万一没出成绩呢?”

  “啊?”

  周不器愣了一下,觉得对方不应该问出这么低级的问题。没出成绩,当然就没有期权了,总不能公司花钱养闲人吧?

  李易男不怎么会看人脸色,自顾自的道:“我在华为时,经常是几个月做不成任何成绩。可我一样能拿着最高的工资。就比如去年10月我申请去魔都筹建芯片业务,做了大半年,除了把团队组建起来了,并没有拿出什么亮眼的成绩,但工资一分都不能少。”

  周不器先是一愣,马上醒悟。

  靠!

  果然啊,这才是大神!

  “基础工资+高期权”的模式,的确可以鼓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督促他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获得期权。

  这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机制。

  可是,谁能确保做研究了,就一定能出结果?

  低端的研究可以做到。

  国外都出来结果了,相关资料也都公开了,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努力点也就做出来了。

  可是,李易男是什么级别的科学家?

  让他搞低端研究真是太浪费了。

  尤其是电信、通讯、芯片等领域,这些领域的高端技术,国外都是有技术封锁的,国内需要一点点地摸索才行。

  经常就是一个高薪科学家团队,研究了一年半载什么也没做出来。

  做不出来是正常的,做出来了才不正常。

  花了几个亿做研究,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捞着……什么样的公司有这种魄力搞这种事?

  研究一次不行,就研究十次,那就是几十亿砸进去了。

  敢在高端科技领域投重金搞研发,除了企业家要有远超常人的魄力之外,还需要这家企业有着强大的赚钱能力才行。

  一年利润几个亿的小公司,想做都没法做。

  国内现在的论调是中兴和华为并驾齐驱,这真是太高看国企了。中兴做的也是中低端,敢玩高端的只有华为一家。

  从李易男的身上也就看出来了。

  一年6000万的工资。

  过去大半年,他几乎没拿出什么像样的成绩出来,可依然可以拿着高薪。

  要是互联网的薪酬模式之下,他连一丁点的期权股票都拿不到,只能领到几百万的基础薪水……这显然不符合这种级别的人才定位。

  高薪模式才有保障啊!

  才能够让李易男这种天才能够专注于在高端领域做研究,才能够让他不会因为收入方面的不平等而影响了科研工作。

  要是采用“基础薪资+期权股票”的模式,所导致的结果就只有一个,李易男为了自身利益,一定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