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8章 silence of the lambs-2_鉴罪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书阁计算机辅助颅面复原技术,是法医学个体识别领域近些年来比较时髦的一门前沿性课题。

  所谓“颅面复原”,是指根据人体头面部软组织及五官的形态特征与颅骨形态特征间的关系,重建颅骨生前面貌形象的技术,在法医人类学的领域中,主要应用于白骨化的无名尸的身源查找工作。

  这门技术在各种以法医和刑侦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里面都非常常见,就仿佛每一个法医官都是雕刻高手,在颅骨上戳上十几二十根定标用的小棍子,然后啪啪啪拍上黏土,揉揉捏捏,就能重塑出一个和死者生前起码九分相似的人头来。

  可是在实际上,这项技术之所以被称为“前沿”,自然它除了理念较为先进之外,还有许多不完善和争议之处。

  在以前还比较流行手工捏模的时候,由于眼耳口鼻等软组织结构太过具有多变性,非常依赖诸位法医艺术家的个人判断和经验,捏出的脸难免过于主观。

  美帝在十多年前就曾经做过对比实验,让业界久负盛名的两位法医艺术家以相同的头骨为模板,用同样的骨点定标方式进行重建,结果却复原出了差异相当大的两张脸来。

  现在虽然有了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华国还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适用于蒙古人种的数据库,只要使用同样的头骨数据和同一个资料平台,就会得出同一张基于平均数据下产生的标准化面孔。

  可这套系统虽然摆脱了个人技术的影响,但毕竟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脸”,而真人往往会因为遗传、年龄、胖瘦或是生长环境差异等等因素,而长得并不那么“标准”,所以经过统计,复原图和真人的符合率,至今也依然只有60%到70%左右。

  所以法医人类学里有个半是打趣,半是调侃的说法,那就是,数据库最适合那些“长相平平”的骨架子。

  不过,即便这项技术还有这样那样如此多的缺陷,但在现一具无名氏白骨尸,没有头绪的时候,法医们还是往往都会本着“何方试试”的心态,做一个颅面复原,能不能借此找到更多的线索。

  柳弈听江晓原说,那具在影视基地现的断指无名白骨尸已经做出了颅面复原图,立刻来了兴趣,“好,我现在就去。”

  说完,他手臂一伸,搭上江晓原的肩膀,拖着他家小徒弟,就往楼下影像科去了。

  柳弈在影像科的电脑屏幕里到的颅面复原图,果然长着一张相当普通的青年男性的面容。

  男子的眉骨有些高,细眼皮,圆鼻头,脸颊瘦削,从侧面,下颌略朝外凸,算不得英俊,但也不难,属于丢进人堆中多半就找不见人的类型。

  虽然江晓原指着屏幕里的三维复原图,总觉得有点莫名的眼熟,但柳弈问他在哪里见过的时候,他又哼哧了半天,死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