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三十九章 什么时候接见您,得看我们陛下的心情了!_混在洪武当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困惑,那就是大明无处不在的学者。

  这些学者仿佛带着虔诚的信念,在康居城各地区传播知识和文化。

  他就看到好几个学者,苦口婆心的劝学生们上课,教他们知识。

  除此之外就是无处不在的招工告示和招兵文书,一会儿是修建某地水库,一会儿是修建某地堤坝,亦或者修建某地沟渠等等。

  这些都是大工程,在帖木儿时期,这都是强迫百姓们干的活,怎么到了大明手里就换成了招工这种形式?

  难道大明招工还给钱吗?

  为此他又叫过来一个当地居民询问。

  “敢问兄弟,大明招工修水渠是啥意思,是有偿招工,还是无偿招工?”

  “当然是无偿招工!”

  “不过干得好的也有给钱的,比如说石匠、瓦匠、木匠等等。”

  “普通劳力只能挣点工分,工分够了可以抵消赋税啥的!”

  帖木儿好奇的追问。

  “那徭役呢,徭役总得有人干吧?”

  “大明没有徭役!”

  “大明朝廷的公文里说了,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任何人干活都需要酬劳!”

  “俺们大明朝廷就是好,说不征发徭役就是不征发,给官家干活还给钱,嘿嘿嘿嘿……”

  “俺想好了,好好干上几年,攒够了工分也不抵消赋税,而是把小儿子送进官学去读书,将来让他考取个功名!”

  “读书?”

  帖木儿听到这话又露出不解之色。

  “我看很多学者不是免费教授学生吗,怎么读书还要花钱?”

  “你说的那些是私塾,私塾是靠学生数量挣钱的,每个先生教的学生越多,官府每月发的钱就越多。”

  “但官学不一样,官学是要凭真本事考进去的,考不进去的就得花钱,而且是要花大价钱!”

  “因为官学读完了就能当官,如果参加科举考试,还能当大官!”

  “哦哦哦……”

  帖木儿一听这话就懂了,二级学官制度。

  一公一私,互为补充。

  私塾培养大量识字的人,官学从这些识字的人里优中选优,选拔能当官的人才!

  这种体制非常好,等回去自己也得试着推行一下。

  帖木儿经过三天的赶路,终于来到了阔别已久的撒马尔罕。

  只是当他再次见到故都之时,险些认不出曾经的故都。

  “这城墙……”

  原来的撒马尔罕城墙是非常有西域特色的,不仅修建的高大坚固,且坚固了一定程度的美观。

  然而现在的城墙……

  怎么说呢,也不能说修的不好看,只是和城内圆顶建筑有点不搭调,感觉像是两个世界的景色拼凑在一起似的。

  帖木儿看到悬挂在城头上的巨大的牌匾写着“康居”两字,眼底闪烁着愤怒的火苗。

  大明太可恶了,占了撒马尔罕也就罢了,竟然还给撒马尔罕改名!

  这是要彻底消灭撒马尔罕的文化传承啊!

  不过进入城后,帖木儿就不怎么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