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9章 216.外伤应急小组第二班_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他们还能维持住坐姿,可那些躯干受伤的就只能躺着。平时能坐满10来个人的宽大车厢,现在只够三四个人平躺,转送的效率并不高。

  “先送回要塞!”

  马车车夫凑到利托克瓦的身边才听清他的话:“好,我知道了!还有没有别的吩咐?”

  “没有.等等!”利托克瓦看了眼自己箱子里马上要用完的肾上腺提取液,问道,“我记得马车药箱里也有这种药。”

  “有。”车夫所在的座位旁就是药箱,里面的药械储备和普通随军医生的一模一样,“你要多少?”

  原本年轻的利托克瓦对这瓶药物的效果还持有怀疑态度,因为他从没见过有什么药能起到迅速止血的作用。甚至他觉得在止血方面,还是松节油绷带更靠谱。

  但短短半小时的实战比在军医处连上一周的课都要靠谱,伤兵断肢处的出血比他想象中要好上许多。

  如果硬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量实在太少了,根本不够用。

  “你这里的给我,路上如果遇到出血严重的,就平分一下。”利托克瓦看着远处被炮弹炸飞的两个士兵,咽了口口水,“送到之后,立刻返回!”

  “好!”

  年轻的军医和急救车队做了个简单的告别后,又一次重返冲锋战场。

  他的面前还会有炮弹倾泻而下,还会有更多的尸体和伤兵,作为战场中最为渺小的个体,能做的也就只有将那些有可能存活下来的士兵的性命抢救回来。

  至于那些送往后方要塞的伤兵们,或许会有很多人熬不过路上的颠簸,但这不是他能干预的了。

  一切只能寄希望于陆军总医院的外科医生们了。

  急救马车承载着伤兵的生命,回程的速度肯定要比普通行进的速度快上许多。相比起熟练的马夫,利托克瓦的军医经验还是太单薄了,突如其来的战斗让他忘记了当时外科军医最基本的操作,水、烟和必要的酒精。

  “粗心大意”和“手忙脚乱”是希尔斯在见到这批伤兵后对那位年轻军医的评价。

  除了按照当时的要求给予了一针肾上腺提取液之外,他只用医疗箱中的亚麻布和绷带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对于一些明显骨折的部位也没有做石膏固定,只说了句没事儿就把人送了过来。

  这种顾头不顾尾的慌乱处理方式虽然能救人,但也会带来许多副作用。

  三辆马车,19位伤兵,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回到要塞时,已经有4位死在了路上。其余的伤兵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烦躁、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的症状。

  “看看他们一个个都成了什么样子!”希尔斯边看着蹩脚的包扎绷带,边对身边的助手说道,“去拿水来,还有葡萄酒和雪茄!”

  他也和伊格纳茨一样参加过法奥战争,虽说是战争末期才加入的预备医疗兵,但也接手过严重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