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越搞越大(求支持啊)_我的植物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邓云爽朗地笑着说。

  “你还真是够拼的,不怕上级处罚你啊?”杨舟问。

  “怕啥,你不是说了给我兜底的吗?反正很多菜确实要烂在大棚里,我们运到县里卖,估计不到1块钱,卖一天也卖不了多少,还不如等着批发商上门收购,其实批发商给的价格也在4,5毛。”

  “我们自己运出去零售算上运费铁定亏本,不过你是为了要清空土地承包,出点运费把地里的东西卖出去也不亏吧,快点去宣传推广,我等着你来运货呢。”邓云笑着说。

  杨舟顿时无语,感情是邓云知道有他兜底,才承诺什么5斤10斤送货上门。

  “杨哥你将来承包了土地,又有加速生长的营养液,反正都要打通销售市场的,这次就当是预演了,我等着你上推广啊,村里人好多都在看着呢,你抓紧点。”最后邓云再次催促道。

  杨舟问道:“那你给我多少成本价,我要计算一下这次会亏多少。”

  “这,你还是给5毛收购价吧,其他批发商也差不多这个价,大家知道你要承包土地,都愿意卖给你,现在利润还是有3毛,运作得好不会亏钱。”邓云想了想说。

  很快邓云又将前口村滞销的所有蔬菜做了个统计,总共3300亩地,大约500亩是大棚,种的东西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蔬菜。

  不是大棚的地接近2600亩,剩下的土地有的种了果树,有的改造成鱼塘,还有公路占地,实际耕地只有3100亩左右。

  大棚种的是红萝卜,亩产4000斤左右,大白菜也差不多,这一两个月预计产出农产品共2000吨,杨舟要给村里100万,就能带走全部蔬菜。

  因为承诺卖8毛一斤,这部分的利润在60万,当然杨舟要是能卖到零售价格2元左右,利润最起码就在300万了。

  2600亩种的就是夏萝卜,七月底甚至八月初成熟。

  这部分产量高达1万-万吨,收购价就得750万。

  这么多货,很难消化掉。

  毕竟原本市场是固定的,比如京城往年这个季节批发商收购多少都定下来了,前口村因为邓云的关系,种了无数蔬菜,自然而然会导致价格崩盘。

  往年没有大棚,种的全是小麦水稻,价格反而相对稳定。

  比如北方种的都是小麦,亩产1100斤左右,但粮站的收购价格很稳定,基本在-元/斤。

  1万吨小麦好卖出去,1万吨萝卜,可就真不好卖了。

  杨舟现在才感觉压力巨大,本来打算只卖神秘空间的四五吨胡萝卜,结果现在变成了几千上万吨。

  也只有借助互联网,才可能将这么多货卖出去。

  杨舟也不知道斗音的推广费够不够,他只能试一试,现在燕北大酒店的计划都不太靠谱,必须依靠全国各地的网民才能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需要将线下销售蔬菜,转而线上销售,不管是萝卜还是白菜,都能存放很多天,网上发货完全没问题。

  就是运费以及包装要付出额外的成本,最好是和快递公司达成合作,如果一个包裹只收一两块钱,就有得赚。

  杨舟反而不担心推广问题,因为清北大学生村官卖菜,只要有几十万播放,应该真有很多人快递买菜。

  就是成本必须好好核算,除了快递,还要专门制作一些包装箱子,另外清洗打包,也需要请村民。

  本来只想赚笔钱做化疗,然后做科研写论文,不知不觉却卷入到商业当中。

  杨舟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是招聘一名职业经理,把这一切好好捋一捋。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