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381章四句遗言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人的青睐,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在大汉,郎官数量极多,就像是斐潜自己,也是郎官出身。

  而这个『郎官』,则多少有春秋战国之时的门客的影子在内。

  大汉郎官的数目很多,想要在郎官之中脱颖而出,由于竞争激烈,实际上能向上爬的,往往都是同时具备三个特点:有钱,有人,有才。

  没有怎嘛办?

  借势……

  换成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蹭』。

  低下头,舍弃脸,硬去蹭。

  什么热,就蹭什么。

  看看后世那些各种『小编』,就能知道之前大汉的这些郎官,以及成为郎官的这些儒生是在做一些什么事情了。

  蹭出名气了,从儒生到郎官,蹭对主子了,便从郎官成为了执政官。

  这就是大汉一般的儒生必经之路。

  至于高等衙内,本身就在体制之内,自然就不用多走这一步。大多数的普通儒生,想要从一般的郎官搞倒一个实缺,基本上来说都要走这样的一个过程。

  之前大汉风气就是如此,所以也不能怪这些儒生怎样,人总体是要吃饭的,为了吃饭,有时候低头也在所难免,但是总不能就这么一直低下去,然后最后不仅是自己习惯了,还以低头摇尾为荣!

  甚至还要逼着其他的人,也学着他们一样去低下头摇尾巴!

  传言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并有十哲之名。好事者经常将他们分门别类。总的来说,孔子的学问,大体上可以算是围绕协助当权者治理家国准备的,所以用现在的话讲,其实孔子的儒学,就是参谋、顾问、智囊的学问。

  和法家,名家,纵横家等等几乎都是一样的,并没有说儒家就高贵,其他的就下贱,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都是为了政治上层机构服务。

  在先秦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儒学的实际定义应该就是比较宽泛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当时很多人争夺儒学正宗的称号。比如说荀子就说自己才是真正的儒家,将包括孟子在内的『小儒』全都踩成了垃圾。

  有意思的是,荀子自己培养的又大多是法家骨干。荀子讲的是法家教的也是法家,同时又非说他自己就是儒家……

  这应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儒』这个的概念还是比较宽泛的。

  但是到了汉代,『儒』的范围就缩小了很多。

  汉朝的儒,是结合了阴阳家的学说,以孔孟为正宗,以董仲舒为代表,形成了汉儒,

  这个相对范围较小的『儒』,则是成为了流传后世的『儒』。

  这就是,儒之『秘传』。

  墨家、杨朱之学、兵家、名家等等却是独立于所谓『儒』的学派。

  虽说墨子也讲政治治理,但是出发点并非是服务于当权者,而是更倾向于普通民众。

  杨朱更是以个人利益为先,进一步脱离了当权者,乃至脱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