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700章难民诉状自查纠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协调处,调蒲子县令王凌至长安作为文秘,负责尚书台,参律院,大理寺,百医馆,直尹监等偏向于文档方面的快速协调,另以黄旭为武秘,负责对于有闻司,巡检处,百人以下的军事调动的快速协调。文武之下各有负责协调的左吏使员不等。

  协调处的整体人数限制在二十人左右,以此来解决各家机构一方面需要其他机构的协助,另外一方面又觉得事情可能不是很大,不好麻烦斐潜出面的问题。这个情况在此次事件表现得很明显。如果说有闻司和巡检处早一点介入,关于市坊之内的传闻就不会发酵得如此厉害。

  地方越大,机构就自然越多,需要协调的工作就越加复杂。

  县城之中可能没有什么好协调的,反正都找县令,不行就去找县丞,再不行去找县尉,反正都能找到有人出面,但是州郡就开始会有这个协调的问题了。

  就像是后世什么片区,这个片区里面的事情就是这个片区的,别管是小孩上学还是追捕贼人,过了这个桥,这个路,就是另外的片区了,就不合法了,就越区了……

  因为找不到协调的地方,明明就住在这个小学的隔壁,天天能听到小学里面的读书声,但是因为户口不在这个学区,所以必须要天天跑十几里外,去上户口所在地的那个小学。

  因为找不到协调的地方,即便是明知道再追几步就能抓到贼人,但是后面要上报手续,要领导签字,要写一大堆的报告,要证明自己不是故意越区执法,所以干脆就不追了。

  有些事情明明只要协调一下,就解决了。那么为什么不肯协调呢?因为要写报告,要出公文,要走好几个部门,是属于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自然就没有人会愿意主动去做了。

  找这个机构,这个机构说不归我管,找那个机构,那个机构说不归我管,但是实际上是不是完全不能做,不可协调?

  并不是。

  为了救洋丁丁,便是有院书记,院长,副院长亲自督阵协调,迅速上报市卫委调配两个医院的主任医师,组建团队专家会诊,一场超级重大的『危机』,不就是顺利解决了么?

  而至于什么其他伤患,比如腿伤的,孝喘的,若是不带『洋』字的那种,那就没办法了,保护不了,更协调不了,因为院长什么的都忙着要去保护带『洋』字的人,为打赢『保卫战』流血流汗,尽心尽力,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做其余的一些『繁琐小事』了。

  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要看到丁丁医院某些人技术的强大,也需要看到丁丁医院某些人内心的弱小。

  阶级矛盾是无法避免的,有人有利益,就肯定是有人多,有人少,或是有人不管多少都觉得自己少,这就肯定有矛盾,而作为统治阶级,在享受了更多的利益的同时,就是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