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四五章 桃枝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桃,在易经当中,属于震木,震卦有言“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并且木在五行当中属于东方。

  好,就算是杨奉家学不扬,并没有看到过《淮南子》,也未曾看过《易》,但既然引用的是诗经里面的话语,那么说明至少是读过诗经的。

  桃之夭夭是描写美女出嫁之时的,用在现在的这个场景,多少有些讥讽卫觊安坐家中,做女儿之事的意思。

  卫觊看着杨奉,点了点头,既没有发火,也没有就这个桃枝继续说些什么,就只是将插了桃枝的瓶子轻轻推到了一边,然后叫来了下人去准备茶汤。

  过了一会儿,茶汤就端上来了。

  卫觊一手前申,一手挽袖,风度翩翩的向杨奉请茶,说道:“春意料峭,露湿雾重,略加葱姜,虽略有气味,然驱寒健体,杨帅请饮。”

  杨奉确实是闻到了一股略略有些刺鼻的葱姜的辛辣味道,但自然也是知道喝这种姜茶发汗,对于驱寒有一定的作用,而且这一路确实是心神俱疲,能有这样一碗茶汤用以驱寒提神,也是极好,便端起茶碗,没有多想,便喝了一碗。

  卫觊示意下人再给杨奉满上,然后慢悠悠的说道:“不知杨帅欲往何处?”

  “有违卫公所托,某实汗颜不已,然现事已至此,心余而力不殆。故而欲往弘农,求一山水之处,度此残年足以。”杨奉方才虽说冲动了一下,但是到现在也慢慢冷静下来了,说到动情之处,眼眶都有些发红,这些年的历历往事,都像是在这一刻浮上了眼前。

  在得知自己是弘农杨氏弃枝之时的震惊……

  在家乡父老被黄巾席卷携裹之时的无力……

  在用学识获取地位换取乡亲活命的无奈……

  在放火、杀人,做下那些恶行之时夜半惊醒的恐惧……

  在被杨家派人暗地之中找上来时那重新升起的希望……

  曾几何时,杨奉甚至以为他自己通过手中掌握的这些力量,就可以从一个边缘的士族旁支子弟,混到正儿八经的士族之列当中,在朝廷之中获得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可以正式的回归弘农杨氏的族谱,可以在杨氏的祠堂内磕一个头,上一柱香……

  但是他的梦想,他的愿望,他的力量,他的凭借,这些所有的一切,都在平阳城下化为了泡影,成为了虚无,就像是睡在漏风破屋内的一场好梦,醒来之时却依旧苦寒刺骨。

  杨奉恨斐潜,恨於扶罗,甚至他也恨卫觊,恨弘农杨氏,但是这些恨意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因为没有力量的他,就算是将满腔的愤恨全部喷发出来又能如何?

  就像是一只蝼蚁,拼命的挥舞着大鳌,又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杨奉心灰意冷,一夜白头。

  虽然说现在手下还带着五六十人,算是从平阳逃脱了出来,但是又能如何?没钱,没粮,再去燕山投奔黑山,继续黄巾贼的生涯?

  杨奉觉的自己累了,不想继续这样的生活,因此才来找上了卫觊,一是多少有个给卫氏的交代,另外一个也是寻求些粮草,多少可以供给着自己带着人去弘农。

  卫觊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胜败乃常事尔,杨帅何必如此气馁?陕津浮桥已断,此去弘农略有不便,不若杨帅改道于东如何?”

  卫觊现在所说的话语,已经是非常的直白了——

  东面有什么?太行山啊,太行山上就是黑山军的根据地啊!

  去东面,就是投奔黑山兵,然后在卫氏,或是杨氏的手中继续发扬一个作为棋子应有的力量和作用……

  可是杨奉已经不太想继续一个黄巾贼的生活了,想了想之后,说道:“待吾回弘农之后,再做打算吧。”

  卫觊默然良久,最后便举起了茶碗,说道:“如此,人各有志,便以此汤,送杨帅一程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