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九三二章 汉代的秘闻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穴,如果是依照荀谌的说法,这个事情就太乱了一些,自己真的需要好好整理一下。

  窦太后,这个自己中学的课本当中有出现过的人物,没想到今天忽然之间生动了起来,成为了不仅仅是在纸面之上,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对整个历史有所影响的人……

  按照荀谌的说法,窦太后,不,是包括窦太后在内的哪一整个时代的人,都是推崇黄老之学的,但是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他怎么允许“无为而治”,怎么能够“天下为公”?所以汉武帝废除了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只有儒术才能体现出他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让他的雄心壮志得以施展……

  但是汉武帝小的时候,窦太后还活着,甚至不仅是皇太后,还是太皇太后,当然,黄老之学的那些人物也还活着,而且肯定是当时朝野之中的主流。

  所以,汉武帝忍了,等到太皇太后窦老太婆一命归西之后,就开始动手了,因此原本在汉武帝口中推崇无比的淮南王就“被迫造反”了?

  汉武帝果然是一代人主啊……

  只不过,这样说来,汉武帝,窦太后,淮南王,在其中还有谁?还有谁在这样一个历史变革当中充当了一个角色,参与了这个变革?或者说受到了这样一场变革的影响?

  董仲舒?或许只是汉武帝推倒前台替他摇旗呐喊的一个旗子?

  不过儒家取代了黄老,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后,黄老也并没有完全立刻就消失。大多数时候,封建的皇帝都懂得像汉宣帝说的那样,是“霸王道杂用之”,有时是“外儒内法”,有时是“外用儒术,内用黄老”……

  不是给谁涂脂抹粉,只不过按照历史上的来看,像唐玄宗、宋徽宗、朱元璋、康熙这样的皇帝,都曾注解过《道德经》,并对黄老有充分的认识,正所谓“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熙盛世”,以及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都与黄老思想有密切关系,因此也有一句俗语叫做“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换句话说,就是与民休养的时候多了,天下就大治了,而天下人开始念着佛,讲究凡事忍忍忍的时候,也就开始要乱世了,至于儒家,反正重头到尾一直都有……

  思索得太多,思路不但没有清晰,反而更加的扑所迷离,斐潜想到的无数疑问不但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解释,反倒是在脑海当中不断盘旋了起来,相互之间碰撞不休,忽然之间,突然撞出了一个火花,让斐潜都吓了一跳——所谓三国的历史,真的就是三个大佬领着一帮小弟相互争斗?

  “友若取六艺之术如何?”斐潜揉了揉有些胀痛的眉心,对着荀谌说道。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