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七章 上古真人申公豹_申公豹大圣劝死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申公豹大圣劝死仙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七章上古真人申公豹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

  静能生慧。

  不管佛门,还是道门,都对静这个字无比重视,佛门某一支脉甚至将禅定视为成佛的唯一途径。

  先由“入静”开始,而到“至静”,才能达到“寂静”,此时已经是忘我的境界,从“身空”、“心空”而进入到虚空法界。

  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道门亦是如此,有《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仅四百零一字,是道教最重要的炼养术之一。

  一方正经道脉,可以没有神通妙法,但,绝对不能没有这部经书。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无论是禅定,还是清净,都是跳出本相,而观天地自然变化,这个自然就包括了己身。

  人,亦是自然的一部分,亦是天地的一环。

  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用超脱的视角,去看未超脱的自己,三尸皆斩,六欲已灭,是这种状态的前提。

  在达到“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唯见于空”的境界之后。

  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空,在不在。

  看似空了,看似清净了,实际上有空这个概念,就算不上四大皆空。

  还要“观空亦空”、“所空既无”、“无无既无”才能“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直至进入“常清静”的境界,如此“渐入真道”“名为得道”。

  金仙道君,又名曰得道金仙,正是这个阶段修炼。

  得道之后,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这个阶段,是太乙,大罗,混元,圣人的修行。

  申公豹现在要做的是,让自己渐入真道,成为一名真正的得道金仙,境界上圆满。

  评价一个仙人的标准,有四个:法力,肉身,大道,境界。

  法力:显而易见,是指着掌中生灭宇宙,开天辟地的法力。

  肉身:更是易懂,身处宇宙归墟而不灭,就是不朽的肉身。

  大道:是指着一位金仙所合大道,用法力驱使大道,类似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大道掌握越精妙,所需要的法力就越少,两者是一个相乘的关系。

  境界:玄之又玄,例如十地菩萨便是金仙境界,以虚合道也是金仙境界,合道是境界,得道亦是境界。

  类似一个工程师证书,有高中低级之分,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又分出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