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一章:人造重力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需要提供少量的能源就能使得旋转椅保持转动,提供足够的离心力。

  但是它依旧有一个弊端。

  那就是如果要提供足够的离心力,那么旋转的速度就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要使离心力达到地面重力的效果,通过简单的数学就可以计算出来。

  即:F=mrw2替代重力。所以加速度就是rw2。代入重力加速度9.8m\/s2。令rw2=9.8。如果飞船旋转的r为100m,这就要求飞船每秒旋转18o。

  换算一下,就是20秒旋转一圈,能产生足够的离心力。

  听上去是不是很简单,但实际上,20秒旋转一圈,宇航员在这种环境中根本就无法正常的活动。

  当然,如果想要将旋转的时间增加,达到人体能适应的地步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那需要将航天器的体积或直径扩大到数百米,甚至是数千米。

  这同样对于航天技术,乃至材料等各方面都要求极高。

  至于其他的方向,什么引力理论,质量理论,电磁理论什么的,基本都只是理论。

  甚至可以说其中大部分的方向还只是个设想,连完善的基础理论都没有。

  比如引力弯曲重力技术,就是建立在操控引力的基础上的。

  而现在,别说操控引力了,就是连引力到底是什么,物理学界都还没有弄清楚呢。

  所以人造重力这一技术,目前依旧只存在于理论中或者说极少部分的实验室里面。

  不过如果能做到人造重力的话,对于航天发展的影响绝对是重大的。

  人造重力技术的重要性,完全可以说比空天发动机都要大。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亚于可控核聚变技术。

  当然,这是指那种‘完整’或者说‘级别高’的人造重力技术。而不是现在的通过离心力模拟的低层次技术。

  不过人造重力的研究方向放到星海研究院,探索一下倒也还是可以的。

  方向嘛,分未来和的两大块。

  未来的方向自然是从最基本的引力方面入手,研究纯理论方向的东西,大概得等大型强粒子对撞机修好后,看看能不能找到引力子的踪迹了。

  而现在嘛,则主要是以应用为主。

  无论是制造离心力模拟重力,还是其他的手段,都可以选择性的进行实验和尝试一下。

  毕竟太空中无重力的麻烦,是他们已经接触到了的问题,现在不解决,再多一些年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也迟早需要面对。

  思索了一会,徐川飘到了居住舱的舷窗前,俯瞰着身下的那颗星球。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绕轨飞行后,如今的星海号航天飞机已经绕到了地球的背光面。

  不过即便是到了背光面,在夏季的时候,地球也没有完全陷入黑暗中。

  得益于照射于北半球的恒星总能透过弧线折射和散射进来星星点点的亮光,脚下的星球已然不再蔚蓝洁白,转而散射出它更多本身的颜色。

  灰黄色的塔克拉里干沙漠上飘着几抹同样带着沙黄的云彩,往北方的海洋看去,那绿色极光仿如给地球带上了翠绿色的王冠一般。

  更引人注目的,是夜晚的灯光。星星点点的明亮汇聚成一片片璀璨的灯海,那是人间烟火,是这颗星球上最灿烂的光芒。

  “好美~”

  身旁,唐思佳目视着夜晚的地球,那相较于白天完全不同的风景甚至更让人沉醉。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