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04章 来信_清朝种田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糯米蒸山鸡、叉烧、烧鹅、竹荪鹅、拔丝芋头、禾花鱼都是当地特色菜肴,鲜美异常,便是寻常的香菇、木耳等也别有一番本地风味。

  最让她称绝的是一道叫做竹筒烧鱼的菜。南方多竹,不但多而且大,有的直径达二十多厘米也非罕见,这道菜便是取当年时下刚刚脱落笋壳长成的嫩竹,截出竹筒,洗干净,将剖洗干净的鲫鱼和各种调料一并放入竹筒,加上少许清水,将竹筒封口,放到火上慢烤,待得竹筒表面渐渐冒油吱吱作响,颜色也由嫩青转棕黄,闻到阵阵香味时,便算大功告成了小心翼翼滑倒出装盘,端到桌上,既有鱼的肉香,又浸入了竹笋的清香,原汁原味,格外的鲜美可口。

  当这道菜端上桌时,引章便是闻到这一股格外清香的竹笋香却没见着半片竹笋不觉好奇相问,这才知晓其中乾坤,与胤禟赞不绝口。

  还有一道也是鱼,给她留下的印象也极深刻,当地人叫做“担担鱼”,鱼肉细嫩,鱼汤浓香扑鼻,简直鲜美的不像样

  据酒楼中伙计说,这担担鱼取材百里之外永林县山沟里一种叫做汲汲的三指大小的野生鱼,此鱼浑身乌黑毫无杂质,腹部却是雪一样白,最与众不同的是身上鱼骨经烹饪后软绵可食,入口极佳,堪称当地一绝。南宁离那儿路途甚远,但对此鱼追捧甚热,此鱼离了生长地的水不出一个时辰必定死亡,故而南宁富人除非亲赴永林否则根本无法尝到新鲜的汲汲鱼。

  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不知哪位能人想出的巧法子,发明了一种可以挑着行走的灶,外为竹编,内为黄泥所填,中间挖空可燃炭火。于是取那刚刚捕获离水的汲汲鱼,就在溪畔斩杀清洗干净,放入砂锅中,添上油盐作料,加水,严丝合缝盖上盖子,放在灶上文火慢炖,随即启程,从永林县步行至南宁。一百多里走下来将近一天工夫,这鱼本就极鲜,加上炖得入味,一上桌,喝一口汤,尝一口肉,那滋味,真叫人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舒坦开来,回味半响无穷。

  引章和胤禟尝了这鱼,果然鲜美得一塌糊涂,那一顿饭两人除了这道菜之外,再尝别的简直一点食欲都没有引章不由感慨,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人类追求美食的脚步果然是永不停歇、不分地域的而胤禟则暗暗寻思,都说天子富有四海,但其实像他家老爷子那样,富有四海未必享有四海,坐在高高的云端上俯瞰众生,虽是起居八座,金尊玉贵,论起享受,还不如民间富甲一方的豪门呢,这个皇帝做得也是无趣得紧

  又勾留了数日,引章的胎位已无大碍,两人便决定上路回杭州。这一路自然是缓缓赶路的,还不知要磨蹭到时候才能到呢

  尚未上路,京里已有信来,是五阿哥胤祺写的,信中除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