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贾诩建言_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官名单中”

  刘璟沉吟一下,笑问道:“庞公觉得诸葛孔明是大才吗”

  庞德公点点头,“我一直认为,他的才华在徐庶、庞统之上,堪称奇才。”

  “他和贾公比如何”

  “这个不好比,贾公作为军师谋划数十年,经验丰富,非常人可敌,孔明并没有实战经验,暂时还是一介书生,你不能指望他一出来就神机妙算,不过他是和氏之璧,只要给他磨练的机会,他必会大放光彩。”

  停一下,庞德公又笑道:“而且孔明和徐庶一样,是内政之才,如果把贾公比作张良,攻伐谋战,那孔明就可比作萧何,运筹帷幄,有他在,使君的后方会治理得井井有条,让使君没有后顾之忧。”

  刘璟点点头,“庞公说得不错,孔明确实是大才。”

  “那使君为何不去把他请出来”

  刘璟微微一笑道:“该做的我都做了,如果孔明愿意助我,他自然会来找我,如果他不愿助我,那求也求不来。”

  “呵呵使君倒也豁达。”

  刘璟虽然在后世饱读国演义,曾一对此书深信不疑,但当他融入这个时代后,他才发现很多人才干都是由作者喜好而定,和实际并不符合。

  比如廖化,明明是一个武双全的大才,在国演义中却写成一个普通之辈,再比如李孚,更是一个胆识过人的奇才,在国演义中也只是一笔带过。

  而诸葛亮一出山便火烧新野、火烧博望,赤壁之战中更是把他写成了神,可事实上,一个从未打过仗的书生,不管他再有才华,若没有实战经验,是很难打赢胜仗。

  这就像后世的大公司招聘主管,凭固然重要,但实践经验也同样重要。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刘璟对诸葛亮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渴望,而且诸葛亮迟迟不肯来江夏,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委婉的拒绝,让刘璟也不愿再去找他。

  倒是有着几十年谋攻经验的贾诩,他为看重,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要把他挖到自己手中。

  不过如果诸葛亮愿意跟随自己,刘璟也同样会重视他,把他任命为侍中,主管政务,而军师一职,他已经意属于贾诩。

  这时,张泉从院里走了出来,对刘璟施礼道:“贾世伯有请守。”

  刘璟对庞德公笑了笑,起身向院里走去,房间里贾诩正在看母亲的信,他这才知道,原来母亲和妻儿已经安全离开邺城,到了蒲县。

  刘璟的心意已经很明显了,这让贾诩不由叹了口气,其实贾诩并不是愚忠之人,比较随遇而安,他最初效忠董卓,后跟李催,又跟段煨,段煨不敢收他,又放他去张绣处,最后跟随曹操,先后历任五主。

  如果让他再投降刘璟,也不是不可以,曹丕逼死张绣,迟早也容不了自己,而曹操对自己不冷不热,始终不让自己进入他的心腹谋士全,骨里还是对自己不信任。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