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8章:杂交水稻的进展_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

  李承乾一早起来洗漱,在宫女的服侍下穿上太子服饰,头戴幞头,腰间系一根玉带。

  “晋王可曾起来?”李承乾问道。

  “郎君!晋王殿下一早便已经起来,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显德殿外等候上朝。”王泉道。

  这是李承乾回到长安后的第一次召见百官。

  太子监国的时候,以东宫官属为处理全国政务之官员,采用太子系统的公文格式向全国发文。

  因此,太子监国并不在大内的任何一处宫殿召见群臣,而是在东宫的显德殿里商议国家大事。

  所有的官员上朝的地方从原来的太极殿,改为东宫的显德殿。

  当然,太子毕竟还不是皇帝,自然不可能每天都要上朝,除了重大事件以外,其他时候根本不用上朝。

  昨夜李承乾刚回到长安,百官自然要到显德殿上朝,并向太子爷奏报政事。

  百官一早便道显德殿等候太子的驾临。

  “太子殿下驾到!”殿外王泉尖细的声音传来,百官按照品阶大小急忙站好。

  李承乾在王泉的搀扶下来到属于他的座位上做好,百官这才行礼。

  “见过太子殿下!”

  “众卿免礼!”李承乾道。

  “谢殿下!”百官起身,跪坐在席子上。

  待百官落座,李承乾朝王泉点了点头,王泉上前一步,双手托着李二的诏令开始宣读。

  “大唐皇帝令:拜晋王为东宫右春坊右庶子。”

  这样的人事任命不仅在洛阳宣读,还必须在长安再宣读一遍,让长安的官员知道这项任命。

  “寡人昨夜刚刚回京!不知诸公可有要事要上奏?”王泉宣读完毕,李承乾道。

  现在大唐国力鼎盛,社会安定,并没有什么大事,小事则由原本的三省六部处理,转到东宫属官体系处理。

  根本不需要拿到这上面来说事。

  “臣有本启奏。”农官起身出列,行礼道。

  “卿所奏何事?”李承乾问道。

  心里却在暗自猜想,难不成杂交水稻的研究有结果了?

  正如李承乾所想的那样,杂交水稻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

  这杂交水稻的研究一直都是李承乾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

  杂交水稻要是能够研究成功,那可是划时代的壮举,将会带动整个大唐的农业发展。

  彻底解决大唐人口和粮食问题。

  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武周之后人口增加,又加上土地兼并,使得百姓没有土地耕种,而出现逃亡的现象。

  只要解决粮食的问题,便能够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而且粮食增产还能带动经济发展,粮食的增产解决了人口增长问题。

  “启禀殿下!经过臣和几位同僚的努力研究,殿下所说的杂交水稻已经小有成效。”农官道。

  “哦!”李承乾闻言大喜道:“不知这产量如何?每亩能增产多少?”

  其他什么的都是虚的,唯有增产才是实打实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