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章:朝议再征高句丽(2)_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承乾起身出列,向李二行礼道:“父皇!儿臣以为高句丽要讨伐,但不是现在!”

  李二一怔!

  “哦!太子何出此言!什么叫现在不是时候,那什么时候才是讨伐高句丽的时候?”李二问道。

  你这么说和大臣们说的不就是一个意思,都是反对朕远征高句丽。

  “高句丽对大唐来说,其危害如何,想必不用儿臣说,父皇心里比儿臣都清楚。”李承乾道。

  李二点了点头,示意李承乾说下去,他亲自讨伐过高句丽,对方什么实力,太子不会比他更清楚。

  “高句丽傍山为城堡,想要短时间攻克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杨广三征高句丽无功而返,以至于耗尽隋朝气数,便是如此。”

  “因此,要想灭高句丽,儿臣认为应该徐徐图之!”李承乾道。

  “殿下的意思,可是我大唐要长期与高句丽僵持,那太子可知一旦僵持不下,日久年生又需要耗损多少粮食。”

  “除此之外,府兵常年征战在外,土地便会无人耕种,那每年所生产的粮食便会减少,要是遇见灾年的话,又该如何应对。”

  “此消彼长之下,大唐岂不是危矣!陛下还请三思!”大臣不满李承乾所言,便有人跳出来反驳太子,并劝李二三思。

  李二没有说话,他要看看太子是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

  李承乾白了那名大臣一眼,李承乾并不生气,因为不值得,一个无知的家伙,也敢在他面前蹦跶,只会自取其辱。

  “你这么说便是大错特错!”李承乾看着那位大臣道。

  “太子何出此言!”大臣不明觉厉,还以为自己是对的。

  “高句丽不过是一国,我大唐又何必劳师动众,只需派遣偏师深入即可!”李承乾道。

  李承乾是想跟高句丽打持久战,主要目的不是攻城略地,而是骚扰对方,使得高句丽疲于应对。

  高句丽和大唐都是农耕社会,耕种便是他们头等大事,只要破坏掉他们耕种,不出几年的时间,高句丽铁定玩完。

  到时候,再派遣大军,一举消灭高句丽,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殿下此言,臣不敢苟同,即便是派遣偏师深入又怎么如何?这粮草消耗是减少了!可依旧要耗费我大唐不少粮食。”

  “偏师深入,殿下可曾想过这粮草又应该如何运送到偏师的手中,一旦粮草被劫,深入敌军腹地,一旦粮草被切断,便是死路一条,如此饮鸩止渴,实属不智。闪舞”又有一名大臣站出来反驳李承乾。

  三句不离粮草的问题,这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差别,农耕文明太过注重粮草的运输。

  而游牧民族则没有这方面的顾及,游牧民族向来都是以战养战,这样不仅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还能削弱对方的实力。

  一口吃不下,就慢慢的来,一口一口的将对方消磨掉,总会有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