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章 仅有的优点_综武:青城余人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青城掌门这辈子也没机会穿上这身蟒袍。

  如今这种情况,当爹的除了欣慰以外,心中也有些复杂。

  把老爹一行迎进校场,来到校场上端的大帐,余人彦以让完颜陈和尚和郭侃考校一下士卒的训练为由,将二人支开。

  青城四秀等卫士也都被屏退在帐外十步之外,相互监视,无召不得靠近。

  看余人彦这小心的样子,就知道他准是心里已经有主意了。

  “人都支走了,有什么话就说吧,我这个当爹的全力支持你。”

  “爹,我是有点想法,不过这办法有没有用我心里也没底,而且在这之前,我需要知道爹你手里有多少兵马,战力如何。”

  “我攻占四州之后,大肆扩军,离开四州时,已有不下两万人马,都是青壮士卒。

  其中的七千人马是经过八旗兵训练的佃户,和郭侃他们训练过的士卒,战力比起其他各部人马战力稍高,姑且算是敢战,装备也要好上许多。”

  余人彦点点头,心中有个大概,随即试探着把联结西夏的想法说了出来。

  一边说,余人彦一边小心观察着老爹的脸色。

  以保证要是有什么不对,可以第一时间跳出老爹的耳光范围。

  看着对投靠西夏异族毫不在乎,侃侃而谈的儿子,余沧海脸色越来越难看,深深后悔当初只顾着处理门派的事,懈怠了对余人彦的教导。

  余沧海虽然不是好人,可对投靠异族,心里还是有疙瘩的。

  不是因为爱国,余沧海可没受过这种爱国教育,更没受过赵宋的皇恩,之所以心里不舒服,完全是因为心中的那点天朝上国的自傲情绪使然。

  只是他也知道,余人彦说的有道理。

  如今这种情况,能救命的就是真神,忙着磕头还来不及,谁还管他是什么跟脚成的仙。

  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在关中平原硬扛契丹骑兵,余沧海实在是没这个勇气,因为那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这段时间除了攻城打仗,余沧海没少看兵书,恶补行伍知识。

  参谋幕僚之类的也是找了一堆,可非但没找到对付契丹骑兵的办法,反倒是越学越商量胆越小。

  一想到契丹骑兵于平原上浩荡杀来,就不寒而栗,难以鼓起战心。

  余人彦叹了口气,“现在说什么都是假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在第一次进攻中守住这一府四州的地盘,这样才有和人谈判的资本。

  不然要是一次进攻就丢了地盘,那说什么都是假的。

  到时在各方眼里,咱们父子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

  余沧海应了一声,也不知道是同意联络西夏的办法,还是同意守住地盘才能有资格卖国当汉奸。

  余沧海道:“我等下就任命郭侃为成州刺史,完颜陈和尚为凤州刺史,这两人都是大将之资,有他们各统一州人马,为父也能放心许多。”

  余人彦同意道:“这二人都是能征惯战的上将良将,如果能放权给二人,就算最终因为势单力薄守不住城池,攻城的敌军也必然损失惨重。”

  只是放权简单,可信任就难以。

  郭侃为了在长安的家人,对外使用的是假名,平时上阵也是带着一个铁面具。

  生怕有人认出他,连累了在长安的家人。

  辽军兵临城下之后,一旦得知郭侃的身份,以家眷威胁他,难保他不会就范,直接开城投降。

  之前一直不怎么配合的完颜陈和尚是金国人,而且家眷都在青城派手里握着,倒是没这种顾虑,此时反倒比郭侃值得信任。

  只是值不值得信任,还是要看能不能挡住第一波进攻。

  如果守城都打不过辽军,都不用完颜陈和尚和郭侃有二心,下面的人自然就会推着他们投降。

  同样的,只要守住了城池,人心稳定,没有心腹嫡系的二人也无法带着军队投靠辽国。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