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 铁场_大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要问的,俺一定全说就是。”

  “你和你哥立过炉子没有?”

  “俺哥是凿炉的,俺是扇炉子的,俺哥也巡炉,俺有时候也运矿出去,反正都是力气活,俺们都是下苦人,不怕出力气。”

  “一炉要用多少人?”

  “俺们那一炉大,用了近七百人咧,建炉就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建铁炉熔铁炼铁炼钢这回事,专业性极强,张瀚在后世压根没和这等事打过交道,脑中茫然无知,只知道一些土法炼钢的事,当然是可耻的以失败告终,不过有一些小技巧和办法,他也隐隐知道,这时和这蔡九聊了一阵,才知道在大明炼铁也不是简单的活计。

  领了官家允许炼铁的执照,就算可以开工,在清朝,开矿是厉行禁止的,原因很简单,清朝底气虚,到底是外来的殖民政权,骨子里气虚,矿工是什么人?不同于农民,工人需要一定的组织性,而且要有出外闯荡的胆气,一个矿区可能最少几十炉,每炉几百人,一个大型矿区聚集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都是常有的事,清不如明,明又不如宋,宋朝的开矿业发达远在明朝之上,大明早期也禁止民间开矿,也是害怕管理不当矿工会群起造反,明中前期也确实有过几次矿工谋反的事,费了很大的劲才平息下去……矿工的战斗力不是农民能比的,戚继光的戚家军成型靠的什么?就是义乌矿兵为骨干建立起来的军队!

  和蔡九一边聊,一段段文字似乎也浮现在张瀚的脑海之中:“凡铁炉以盐做造,和泥砌成,其炉多傍山为之,或用巨木匡围,塑造盐泥,穷月之力不容造次,盐泥有隙,尽弃全功。凡铁一炉载二千斤,或用木柴,或用煤炭,或用木炭,南北各从其便。扇炉风扇必用四人,六人带拽,土化成铁之后,从腰孔流出,炉孔先用泥塞。每旦昼六时,一时出铁一陀。既出,既叉泥塞,鼓风再熔。”

  蔡九就是扇炉子的,四个人扇,六个人拉着皮带帮忙,昼夜不停,光是扇风的就得十人一班,另外需要大量的人手,从用盐泥打造框架立炉子,然后薪柴木炭需要人取,运送矿泥也是重体力活,每日需要用的粮食豆料也要专人运送,出铁之后还要炼取杂质,然后熔成铁锭,然后运输而出,各地铁的价格不一,在产地和地区的售价也是不同,闽铁在产地只有几分银子一斤,到南方就得值五分以上,在新平堡等九边地方,上好闽铁一斤就得一钱以上,万斤闽铁百斤银,这个价格已经很昂贵,利润也是极高了。

  张瀚盘算的倒不是闽铁,闽铁他也用,镖师们的兵器和火铳都是买的闽铁打造出来,本地不够,大同有的是,宣府一带卖闽铁的也多,就算普通的边军不用,将领和家丁们都是要用的,北铁用煤炭烧炼而成,杂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