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章 一曲《无衣》响汴梁_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章一曲《无衣》响汴梁

  再一次见到高俅,他正在书房里练字。

  前面带路的高药师指指门口,示意站在那里等着。

  刘国璋懒得理他,提起前襟,径直走进书房。

  高药师大惊失色,连忙伸手去拉他,没拉住,想超上前去拦住他,又怕打起来。

  书房里全是老爷心爱的古玩文物,前面的刘二郎骁勇,自己打不过不说,更怕把这些古玩文物打坏了。

  投鼠忌器的高药师迟疑一下,接到高俅瞥过来的眼神,定住脚步,低着头弯着腰后退到书房门外。

  刘国璋大大咧咧地站在书桌旁,看着高俅飞龙舞凤地写着字。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词,好字。太尉真是一手好字,雄奇瑰丽而变化多端,行云流水,入木三分!”

  高俅不慌不忙地收起毛笔,拿起一方玉印,蘸朱砂印泥,小心地盖在下首。

  印文跟一团蚯蚓似的,不知道什么字。

  “那你知道,我笔录得是哪位大才的诗词?”

  刘国璋往落款瞄一眼,飞龙走凤的草字,十几个字只认识一个之字。

  听着很熟悉,是哪一位的?

  刘国璋想了一会,脱口而出:“东坡居士的词。”

  “你是记得,还是猜的?”

  “模糊中记得是东坡居士的,但不敢确定。心里猜了猜,觉得应该是。”

  高俅斜眼看一眼刘国璋,径直走到铜盆前,洗手搽拭干净。

  “东坡居士的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

  “与其说哪一首,不如说哪一句。”

  “哪一句?”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高俅转头看刘国璋一眼,显得有些意外。

  “为何喜欢这一句?”

  “觉得这一句把寂寞的意境写绝了。”

  “寂寞?你十八九岁的年纪,知道什么是寂寞吗?”

  “太尉,天下寂寞者比比皆是。怀才不遇者寂寞,吊古伤今者寂寞,志向高远者寂寞,会凌绝顶者寂寞,但是能写出寂寞精髓的,却只有这一句。”

  “听二郎话里的意思,你也是寂寞之人。不知你为何寂寞?”

  刘国璋答道:“在下是怀才不遇,志向高远而寂寞。太尉是吊古伤今,会凌绝顶而寂寞。”

  高俅哈哈大笑,“那我们这两个寂寞之人,就好好谈一谈。”

  “谢太尉。”

  “坐!药师,叫人上茶。”

  “是。”

  “二郎此次来,是因为符七郎出殡之事?”

  “是的。”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知道,汴京开封,大宋皇都,天子脚下。”

  “知道你还来?数千人上街送祭出殡,还多是禁军子弟,你叫满朝文武如何看啊?”

  “太尉,正因为我知道这里是大宋皇都,天子脚下,才来劝太尉的。”

  “哦,”高俅端起茶杯,抿了几口,“你且说来听听。”

  “太尉,符七郎义薄云天、急公好义,这些年为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