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4总兵(二)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案情核实,皆以谋逆罪论处,审议于襄阳城外一并弃市。这件事早便板上钉钉,赵当世不是特别在意,仅仅让庞劲明私下去襄阳城外,混在围观的百姓中做了个见证。听说四人身着囚衣披头散发跪地等待处斩前,景、惠、王都无言默跪,只褚犀地一人歇斯底里,直呼“赵当世谋逆不道”,状若癫狂,及人头落地那一刻,双唇仍缓慢合动如鲤鱼,既滑稽又可悲。

  两件要事先后尘埃落定,赵当世随之将精力转向了军改。朝廷的封赏是一回事,赵营的军队建制是另一回事。赵营要有序运行下去,还得落实到本身军制。

  此轮军改,在原有建制上进行。主体分为三项。

  其一,补充三步兵营。

  无俦、效节、起浑三营在之前的一连串战斗中都有军官与战兵上的损失。

  无俦营,因覃奇功转去主持枣阳县事务,参事督军一职由降将王光泰补。另增设后哨,常国安任哨官。全营增补后兵额二千。

  效节营,损失不大,原编制基本未变,只增一后哨,降将王国宁任哨官。全营增补后兵额二千。

  起浑营,损失最大,前哨哨官景可勤被斩,由本哨中立功的队长哈明远补。左哨哨官宋侯真战死,任命降将王光恩补。另增设后哨,降将杨友贤任哨官。全营增补后兵额二千。

  其二,拆分一马军营。

  与回、曹之战,缴获最多的便是马匹,多达六七千,更有数百回营惯熟骑手被俘。马匹精挑细选加之赵营原有,可得良品四千余。马军是建军重点,侯大贵等人来回讨论多次,最后赵当世拍板,将飞捷营一分为二,分飞捷左营及飞捷右营。如此比起当初一支马军营,便似人生两手,可以互为臂助配合,更加灵活周护全军。

  飞捷左营,承飞捷营原制,韩衮为统制坐营官,崔树强为中军官,杨招凤为参事督军,左哨哨官孟敖曹,右哨哨官降将胡可受。全营增补后兵额一千,标配一人双马。

  飞捷右营,新设立,降将马光春为统制坐营官,降将许可变为中军官,赵承霖为参事督军,左哨哨官降将马光宁,右哨哨官降将灌三儿。全营增补后兵额一千,标配一人双马。

  旁人曾以“光春降将,表里难测,岂能遽付重责”之语表达了担心,但赵当世在这件事情上想得很清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马光春有才干也有傲气,不给他最大的信任,将心比心就难驱使他效死力。所以赵当世不但将他提拔为统制,还不避忌讳将其弟马光宁与家奴灌三儿都调拨到他麾下,与当初对待覃进孝的方法如出一辙。比起暴烈的覃进孝,马光春更为沉着干练,赵当世并不为自己的做法感到担忧。

  其三,增加二屯田营。

  被困投降的王光恩等部兵总数万余,去芜存菁后仍有八千,补充各哨所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