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5 册书_大唐腾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贵人家不得生个十个八个娃?

  几个人都纳闷的看向曹公公,而曹公公则微微一笑,拱手道:“呵呵,咱家这次前来,是专程宣布陛下旨意的。”

  说到这,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抱着外孙女眉开眼笑的薛母,又继续说道:“其实本应该早几天就到的,奈何咱家和薛家老妇人坐不得船,一坐就头晕目眩,只能赶旱路前来,幸亏没误了陛下大事。”

  “哦?原来如此,倒是有劳公公了!”

  萧寒恍然,原本还寻思这是曹公公故意选在今天而来,原来只是是恰巧赶路赶在了今天。

  “不辛苦,不辛苦,这是喜事,有何辛苦?”

  曹公公依旧是满脸的笑容,他说完这句话,又抬头看了看天色,似是询问道:“陛下的圣旨还在咱家手里,是不是先宣读陛下旨意?”

  “自是应该!自是应该!”萧寒一拍脑袋,连连点头。

  对圣旨这东西,该有的敬意还是不能缺的!如果仗着跟皇帝关系好,就不拿这些东西当一回事,那就实在是傻到家了!

  而见要宣读圣旨,早就侯在边上的吕管家连忙喊人要搭建香案。

  不过他话一出口,就被曹公公拦了下来。

  “不必麻烦!陛下临行前说了,一切从简就可!”

  太监说这话的时候云淡风轻,但是听到旁边的崔敬之与杨文章耳朵里,却只有连连苦笑的份了。

  这是啥?圣旨啊!

  平时不管到谁家,不都要大礼对待?怎么到了人家这,就一切从简了?

  不过,且不管俩人如何心头泛酸,萧寒还是依了曹公公的意思。

  反正这可是你说的,不怪俺昂……

  找了一块空地,曹公公面南背北,神情肃穆的从骑士手中揭开木匣,准备宣读里面的圣旨。

  宣读圣旨并不需要避讳他人。

  所以满院的宾客也并没有离开,而是挤到了一起,好奇的看着这难得一见的一幕。

  院子中,萧寒作为接旨人,这时也在曹公公面前肃手站好,准备聆听圣意。

  掸了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曹公公恭敬的请出圣旨。

  众人见状,立刻伸长脖子,往他手中看去。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那卷圣旨,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明黄金灿,反而是黑不溜秋的,像是一卷竹简?哦,不是像!它就是一卷古香古色的竹简!

  “我去,这圣旨,该不会被人调包……”

  人群里,不知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句,但是很快就被人捂住了嘴,只能发出一阵呜呜的动静。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周围宾客皆是惊奇的看着那卷圣旨,唯有崔敬之几人心头巨震,然后一脸震惊的看向前面背对着他们的萧寒!

  “这是册书……”

  杨文章无力的**一声,别看他的官职不大,但学识却对的起他的名字!

  从看到这圣旨的第一眼,他就已经将其认了出来!

  隋唐时候,圣旨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七小种。

  其中的六种,只是落款和开头有些区别,唯有眼前的这种册书,用得是古时候的竹简!

  当然,这可不是不舍的用丝绸,而是因为它,是专门用来册封皇后,太子,以及分封诸王的!

  也只有竹简,才能效仿先祖,昭告鬼神。

  (注:唐时,臣子与皇帝之间的关系还算正常。并不是和辫子王朝那般,皇帝视臣子为家奴,仆人,所以在唐朝,不管平日里说话,还是接旨,都不需要跪下。)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