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七章上海第角落(求收藏)_半杯流年半杯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床。”

  上海的天气比青岛热,两人换上半袖衫,昨天说好去南浦大桥看看,就往大桥的方向走,路边看到一家小饭店,两人走进去。

  盛米饭的碗不大,雷大鹏点了四碗米饭,一份糖醋鱼,一份糟田螺,上海的田螺很大,不像青岛的小田螺。鱼和田螺都是甜味很重的,两人吃着不习惯,又点了一个凉菜,叫师傅切好不用拌,他们自己拌,饭店老板挺好说话,笑着点头去里边给他们切菜。

  吃的半饱不抱,两人出来往大桥走,桥是一年前开通的,周围还能看出水泥的痕迹,爬上大桥,有不宽的人行路,桥正上方,南浦大桥四个大红字格外显眼,扇面一样排开的钢索看上去十分结实。像一架横卧的竖琴。

  站在桥上,江面的船只显得小了许多,看陆地上的车和行人也十分小,这里的江风比陆地上大一些。

  秋歌有所感悟,对雷大鹏说道:“站在这里,看到的想到的跟你在泰宁县截然不同,这说明,你在什么样的高度,就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你说得对,你看下面的人小了,不是人小了,是你站得高了,搞企业,你站的平台和角度决定你是成功还是失败。”雷大鹏的分析比秋歌略胜一筹。

  两人相视一笑,沿着大桥往对面走,南浦大桥浦江上空,有无数故事,包括雷大鹏和秋歌的故事。

  从桥上下来,两人打车去豫园。

  上海豫园人来人往,豫园原来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大约有四百年的历史,整座园林独具江南特色,曲曲折折的连廊,下面是半开的荷花,游动的鱼儿。随处可见的雕塑、泥塑、木刻,彰显历史的风采,豫园的人很多,两人随着人流,走到城隍庙附近。

  卖粽子的小贩吸引了秋歌,不一会儿,秋歌手里托着两个大粽子回来,秋歌笑着说道:“一人一个,我猜你肯定没吃过,是肉馅的。”说完递过来。

  雷大鹏低头咬了一口,剩下的让秋歌自己吃,刚才吃的早饭都没吃饱,他去买了一瓶红茶。

  秋歌吃着粽子,看石碑上的简介:上海城隍庙殿堂属于南方大式建筑,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红墙泥瓦,庙内主体建筑由庙前广场、大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组成。

  上海城隍庙传说系三国时吴主孙皓所建,明永乐年间,改建为城隍庙。前殿祭祀金山神汉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诰封四品显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后殿乃寝宫。现门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戏台为1865年建。

  文字拗口,秋歌看了一半不看了,两人信步往里面走,大殿正门上悬挂着“城隍庙”匾额,并配以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大殿内供奉金山神主汉代博陆侯霍光大将军坐像,左首为文判官,右首为武判官。

  从大殿出来,他们又去了元辰殿、慈航殿、财神殿、城隍殿,在关圣殿内,供奉关圣帝君,左供周仓、右供关平二位将军。

  在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神,多数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能够成为城隍神,被历代供奉的人有几种,一种是有政绩的地方官员,去世之后,本地的百姓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供奉为本地的城隍神,并且希望他在天之灵继续保佑本地的百姓。还有一些是生前为百姓做好事,积德散财的人,百姓为了纪念他们,所有城隍庙里供奉的都是正直善良的人。

  看过一些有文字的介绍,秋歌对雷大鹏说:“在过去,做好事的官员和财主百姓都能被人供奉敬仰,现在看不到这种情况了,但是因果轮回还是应该信的,没有看到是时间没到,我们也去烧香拜一下吧,也算到此一游。”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