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三十六章_七零养家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虽然之前的蜀山因为涉及到封建迷信的因素没能刊登,但温向平写连载小说的心思却一直没有断绝。

  毕竟童话只是短篇,不说从字数上逊色于长篇小说,按字数记的稿费多不到哪里去;就是引起的热度也持续不长。纽扣能撑上近两个月,已经是罗家和运作有方了。

  山不转水转,既然仙侠类的小说不行,温向平就打起了写八年抗战的主意。

  这个主题可以说是既贴合实际不过“度”,与封建迷信、投机倒把的思想彻底绝缘,同时也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但当下歌颂党带领人民千辛万苦、历尽艰险赶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文章书籍绝不算少,要想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可就不仅仅是体裁新颖,故事跌宕起伏能做到的。

  于是,温向平找了不少的红色书籍和历史书来看,其中详细介绍了从民国建立伊始到新中国解放的三十几年,时间脉络、大大小小的事件、哪些著名的或小众的英雄人物,从众多本书中也算是事无巨细的让温向平了解了个清楚。

  这些书籍以摆理论现实和名人语录居多,多走的是写实的朴实风,算是很好的教材和资料。

  虽然意料之中的,这一沓子书大多行文严谨严肃,但竟也有许多短篇非但不至于拗口,反倒朗朗易读,平仄押韵很是工整,倒教温向平吃了一惊。

  看来自己一开始果然还是托大了。

  温向平于是又买了不少期刊报纸来研究,发现其中也不乏有人画了形象生动的漫画,也有用老虎、狮子和豺狼打了比喻讲历史的。

  不少的作品让温向平也津津有味的读了一会儿。

  等资料都翻过,温向平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凡是易于上口的,都是给不识字的乡民或者孩子们念的,而给成人和有文学素养的人看的书,就无一例外走了严肃的风格,虽然也有各种手法的运用,但总体而言,读的时间久了,还是显得枯燥无味。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温向平就要用幽默风趣,甚至是滑稽的语言去写这段历史。

  这段用无数英勇的中国英雄鲜血铸就的历史不应当被玩笑对待,而是值得用最郑重的态度、最虔诚的心灵去描写。

  温向平虽然喜欢剑走偏锋,柳暗花明的构思,却也没想着不择手段、哗众取宠。

  他曾去过屠杀纪念馆,也曾翻阅过当时外国人笔下的受苦受难的国民,更是曾亲眼看过外国记者所保留下来的真实而稀少的影像。其哀嚎之揪心、鲜血之淋漓让在座之人无不动容甚至避目而不敢去看。

  这段历史之惨痛、之严肃自然无需多说。

  而就算他敢这么做,都不用专家学者来批评指责他,广大的读者和人民群众就要先用唾沫星子淹死他。

  这离新中国建立才刚有一代人的时间,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