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 提名_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T不断切换,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阐述电子流理论,再结合各种凝聚态物理、量子力学知识,填充为一门还算丰富的课程。

  包校长等人在台下坐着,看着杜恪讲课,时不时的点点头。

  要说个性,杜恪上课没什么个性,比起一些性格怪癖的教授来说,杜恪的课算是对学生非常友好了。而且杜恪本身并不是刻板的人,时不时的点缀一些笑话,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效果真的很不错。

  “叮铃铃。”

  下课铃响起,杜恪直接停止讲课:“好了,下课。”就在他开始收拾教案的时候,很多学生围了过来,准备向他提问,他也耐着性子一一回答了问题。

  而包校长等人就站在走廊上,等待着杜恪回答问题。

  好一会才散开。

  “很不错啊,杜老师,教学内容很扎实,上课气氛也非常不错,看到这样的效果,我就放心了。”包校长说道,“陈院长,你们物院要抓紧趁着今年杜恪带课的机会,从电子流实验室挖几个台柱子过来,明年的话,物院可以开设电子流理论的相关专业。”

  包校长应该是私下里跟陈宇翔说过,杜恪身兼电子流实验室与电感实验室主任的大致内幕,所以他当即就点头应道:“我会着手安排的,从下一届学生开始吧。”

  电子流电池一旦上市,电浆武器一旦开发成功,势必对专业毕业生有大量需求,而且这还只是杜恪一个人想出来的方向,随着电子流理论的不断推广,增加的饭碗势必会越来越多。夏科大已经占领电子流理论高地,自然要再接再厉,创建国际最好的专业。

  ……

  学校,实验室,采访。

  接下来的时间里,杜恪生活节奏趋于平稳,他已经成为全民皆知的明星科学家,只不过热度终究过去了,没有前阵子那么疯狂刷爆全网。

  在夏科大物院上上课,然后就回到实验室,整理杜恪一代电子流电池的专利版权,以及与实验室新聘请的教授研究员们,一起商讨电池的商业化开发。

  从实验室转向商业化,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如果不依靠心灵战甲,杜恪也没办法轻易造出杜恪一代。

  而离开学校和实验室,他偶尔会接受一两家媒体采访,大部分是国内的媒体,偶尔也有国外媒体远道而来采访。至于学术交流,因为他暂时不但算外出的缘故,只在夏科大接受了几次国内外的学者访问。夏科大每年本就有很多诺贝尔奖学者前来访问交流,所以这些人顺道也会想与杜恪交流。

  时光荏苒,9月转眼就要过去。

  米利坚当地时间2022年9月24日,米利坚物理学会增选揭晓,杜恪以及另外三位华夏物理学大牛,一并当选为米利坚物理学会会士。同时电子流理论还入选了米利坚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并成为重大事件榜首,由此可见电子流理论已经在国外热起来。

  夏科大官网上公布了这条喜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只是微不足道的新闻而已,加上华米两国关系持续恶化,当选米利坚物理学会会士的新闻,理所当然被压制了——怕引起节奏,毕竟杜恪是华夏人,却当选了米利坚的会士,多少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

  此时电子流实验室的论文架子上,与会士消息一样悄无声息的,是又多了一篇PNAS论文。

  毕竟比SNC三大刊名气差得远,因此也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然而。

  如同平地一声惊雷。

  米利坚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David·Wineland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已经确定好自己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人选:“我会把我的提名给华夏的杜恪,他提出的电子流理论充满了美妙气质,让越发沉闷的物理学界,有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除此之外我不知道选择谁。”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