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一章 从台阁体到茶陵派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

  李东阳本人更是典型的以词臣跻身宰辅之位。

  谢慎作为穿预客,自然可以高屋建瓴的看问题。

  最简单的就是一定要抱对大腿......

  弘治朝是士大夫狂欢的一个时期,弘治天子克己复礼,以上古圣明君王的标准要求自己,这自然符合文臣的利益。

  而文臣的领袖自然就是李东阳。更关键的是,李西涯的政治寿命长啊。刘健、谢迁都辞官了,李东阳还一人在内阁撑着......

  如果能够好好研读一番李阁老的文章,再稍加磨砺,绝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惜谢迁、王华都不在余姚,不然若是能够通过这两条线搭上李东阳,今后的科举之路将十分坦阔。

  谢慎随意的翻开一篇李东阳写的时文。

  这篇时文不是别的,正是李东阳给今年癸丑科会试作的程文。(注1)

  对于其他士子而言,文章是新鲜出炉的,自然是炙手可热。可对于谢慎来说,却没有什么太值得期待的,他所要做的就是枯燥的分解文章,寻找可以借鉴的部分。

  题目是《由尧舜至于汤》。

  谢慎前世也是读过不少科举文献资料的,对于这篇文章有些印象。

  “圣人之生有常期,或传其道于同时,或传其道于异世。”

  谢慎不得不承认李东阳的开篇就很霸气。

  虽然圣人生之有期,但并不一定传道局限于一时,而可能流传后代......

  紧接着,李东阳又言:“盖圣人之生,即道之所在也。非见之者之在当时,闻之者之在后世,则斯道孰从而传之哉?孟子于此而叙之意有在矣。”

  这是起承接的部分,没有什么可忖度的,谢慎继续往下看去......

  他越看越觉得李东阳所写的这篇程文,似乎有股仙气。虽然语言不算浮华,但却是句句有气势,能够抓住人的心理,让人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换句话说,就是李东阳明白八股文考的是什么,明白撰写八股文的核心是什么。

  这其实就是八股文高手应该具有的素质。

  八股文是什么?是最功利,最严苛的文章!

  考场之上,能够发挥出什么样的水平是未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再要求把文章写得天花乱坠是不现实的。

  李东阳的选择又是什么?

  他选用了最稳妥的方式,也就是用古法写文!

  古文的写作方式一板一眼,可谓无懈可击。

  这样的文章在浮夸空谈的花架子中间就会显得十分出挑,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考官的青睐。

  当然这篇文章是李东阳任职会试考官时作的程文。

  既然是程文,就肯定有充足的时间考虑构思,比之考场文章自然难度要小了不少。

  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李东阳通过此篇文章表达出来的东西!

  像谢慎这样的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了李东阳的用意。

  代表台阁体那样的浮夸文风已经成为了过去时,李东阳要向天下读书人宣扬的是清绝的古文之风!

  ......

  注1:科举考试时,由官方撰定或录用考中者所作,以为范例的文章。(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