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七章 潞安一霸(第三更 )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读书人可以享受免除赋税的优待,故而许多邻里族人会争相投献土地。

  但这霍员外不过是一商贾,即便腰缠万贯也不能享受免除税赋的政策,怎么可能拥有那么多的土地。

  李同知解释道:“这霍沂眼光很毒辣,下手也很快。山西近年来天灾不断,蝗灾、水灾、旱灾......”

  他观察了一番谢慎的脸色,见少年并无异样这才继续说道:“每逢大灾之时总有百姓为了讨活路贱卖土地,这种时候霍沂便会大肆买下土地,久而久之那霍沂名下土地便有了今日的规模。”

  原来如此......

  不得不说,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十分脆弱的。

  蝗灾、水灾、旱灾亦或是地震,只要有一个发生就会对农业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小农经济的优点在于对外界的依赖性低,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就是大的灾害面前抗击打能力十分弱。

  一旦受到重创,普通农户很难靠自己恢复生产,底子差些的甚至会直接破产崩溃。

  破产后,这些农户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饿死,一个是卖地。

  这种时候,霍员外这样的豪绅便跳了出来,收购普通百姓手中的土地。

  无商不奸。

  商贾的唯一追求就是赚钱。在他们看来,这种时候压低收购价格,叫农户们贱卖土地并没有什么可耻的,反而值得炫耀。

  正是靠着这种近乎无耻的手段,大地主手中的土地会越来越多。

  看来这个霍沂也是用的这个路数。

  这样就不难解释了。

  霍沂虽然兼并了大量土地,但因为他没有功名在身这些土地还是会交税。

  如今马上就要征收春税,照理说霍沂手中握有潞安府七成的土地,是逃不掉的。但恰巧遇到了地震这样的天灾。当今天子仁厚,一定会下诏减免潞安税赋。故而霍沂想要拖一拖,只要拖到朝廷的旨意下来,他就可以少交一大笔的税赋。

  但是李同知十分“不给面子”,非但没有提前和霍沂通气,还照常征收税赋。

  加之酒宴上谢慎要商贾出钱修缮潞安百姓的损毁房屋。这在霍沂看来,一定是李孝基这个副官捣的鬼。

  毕竟李同知有“前科”,曾经给前知府出过主意叫霍员外出钱修建学堂。

  此番谢慎叫商贾出钱修缮房屋,在霍员外看来就是李同知故技重施,完全不把他这个本地豪绅放在眼里。

  故而霍沂才会两事化一事,决定狠狠报复李同知一次。

  “知府大人请看。”

  李同知拿出一份土地丈量册子,翻看到首页道:“这里记录了潞安府所有土地的户名情况。城西和城北的土地几乎都是那姓霍的。”

  他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这句话的。

  霍沂不仁,休怪他李孝基不义!

  在李同知看来,光是这份田亩丈量的册子就足以证明霍沂就是这次抗征赋税的幕后元凶。

  谢慎看过册子后,发现确实如李同知所说,这霍员外真的是潞安府一霸啊。

  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霍员外拥有最多的土地,且这些土地不能免除税赋。抗争税赋对他的好处是最多的。

  ......(未完待续。)

  :。: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