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九章 穷则变,变则通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真他娘的晦气!

  于韫心道真是走了背运,怎么找个人都找不到!

  “不必了,本将军亲自去一趟总督行辕。”

  虽然现在总督府是天子的临时行宫,旁人很难接近,但于韫再怎么说也是堂堂宣府总兵,想要觐见天子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本来他是打算先将鞑靼人进犯褐云堡的消息告诉谢慎和杨廷和,现在看来索性直接禀报天子,反正杨总督和小阁老都在总督府。

  想到这,于韫心下稍宽,便翻身上马打马往总督府去了。

  ......

  总督府内,正德皇帝朱厚照盯着挂在墙上的宣府地图一言不。

  在他身后站着的是三镇总督杨廷和、内阁大学士谢慎。

  相较于几日前,朱厚照的心情沉重了不少。

  杨廷和将宣府的情况一一向他汇报,这让朱厚照更为精确的了解了军情、民情。

  比鞑靼人更可怕的是宣府的驻军在逐年减少,军官们吃空饷的情况屡禁不止。

  军户制度的弊端由此显现,不仅是杨廷和,便是朱厚照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

  “宣府现在的驻军只有五万人?”

  朱厚照转过身来,眉宇间满是忧色。

  “回禀陛下,确实只有五万人了。而且这五万中还有不少老兵、伤兵。”

  杨廷和叹了一声道:“这五万人坚守城池、堡垒勉强还够用,可要是主动出击却是力有不逮啊。”

  谢慎补充道:“陛下,臣以为军制必须得改了,继续这么下去吃空饷的情况将会继续加剧。”

  没有人比谢慎更清楚军户制的弊端。

  明太祖朱元璋当初创建军户制度时借鉴了隋唐的府兵制。

  隋唐府兵是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练兵,每年抽各卫府兵入京师拱卫。

  军户制度却只学到了皮,没有学到神,导致府兵制度的缺点被放大,优点却没有被继承。

  现在的军户制度下,老子当兵儿子肯定也得当兵。那些百户千户还好,至少子孙也算是个小军官,至于那些大头兵可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得充当百户千户的私人跑腿、打杂、帮闲,还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了事被百户千户以军法处置。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下层军卒逃籍,实在是受不了层层盘剥啊。

  “依先生看,该怎么改呢?”

  朱厚照也知道现存的军户制度存在很多弊端,但他不知道从何入手。

  如果有人能够给出一整套完整的改革方案,他还是愿意一试的。

  “陛下,依臣之见,不妨建立新军,以新军和现存的军户制度并存,并实现逐步过渡。”

  军户制度和文官制度一样是大明朝的立国之本,要想动它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谢慎知道要想让朱厚照立刻接受他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故而才会退了一步。

  谢慎想要创建的新军类似于戚继光的戚家军。

  这种招募式组建的新军打破了军户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