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六五三 应时而来_第一氏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河北河东之地,旧势力的力量不太大,但天下还有魏氏、杨氏,河北河东的旧势力一旦跟他们勾结,赵氏如何应对?

  但如果不禁止土地买卖,整顿吏治也好维护百姓的公平也罢,最多只能争取到一时之功,等到赵宁这代人百年了,天下又会回到以前的样子。

  赵宁看向黄远岱:“先生有什么见解?”

  在奇谋妙计上,无人能出黄远岱左右,面对眼前这样的死结,赵宁希望黄远岱能够像往常那样,拿出能够帮他解决难题的良策。

  孰料,黄远岱沉思半响后摇摇头,无奈地道:“禁止土地买卖,天下就一定会大乱,如果承受不了这种大乱,这件事就不可能推行得下去。”

  铁一般坚固的现实面前,黄远岱也无能为力。

  赵宁想了想:“不能像之前燕平百姓反抗权贵那样,让百姓群起代替地主官吏?”

  黄远岱跟周鞅相视一眼,前者叹息着道:

  “殿下,燕平百万生民,在之前有我们的人暗中组织的情况下,最终站起来反抗的都只有十万人,这说明什么?

  “绝大多数百姓根本不能成为我们的凭仗。

  “就那十万百姓中,还有许多书生士子,他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有知识有见闻有坚守有理想,是百姓之中的精英脊梁,可他们为官之后,也是要进步的。”

  所谓进步,当然是指升官发财。

  这不是说书生士子只想升官发财,而是实现理想大治天下,跟升官发财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能有太多人愿意为了天下大治大富,而自己独居陋室粗茶淡饭。

  赵宁再度沉入沉默。

  他感到一阵无力。

  甚至有些悲凉。

  难道他追求的东西当真只是一个幻梦,无法从根本上实现?难道让天下人人有公平人人有尊严的想法真是太过想当然了?

  难道这天下不可能没有剥削压迫?

  难道天下大治只能是一时吏治清明,官民一时相安无事?

  难道维护公平正义的律法,注定了不可能真的一直被遵守?

  赵宁心怀不忿,却找不到解决眼下难题的法门,他只能散了跟周鞅、黄远岱等人的议事,独自回到自己的院子,坐在书桌前苦苦思冥想。

  从茹毛饮血的部落时代,到夏禹建立大夏王朝,再到商君变法秦皇一统天下,一直想到今时今日,他想在历史的迷雾中找到一条出路。

  这一坐,便是日头西沉。

  这一坐,便是繁星满天。

  这一坐,便是旭日东升。

  这一坐,日出又日落,月出又月隐。

  这一坐,便是七日七夜。

  当初赵玉洁从王极境跌为普通人,自困苦的泥尘中再度站起,于七叶树下悟道,合起来也不过用了这么多时间。

  ......

  燕平城宣德门。

  城门处车马熙熙人来人往,灰扑扑的尘埃从来没有停止起落,夏日灼热的阳光让空气似乎在扭曲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