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七五四 会晤_第一氏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堆,杨延广说了大半天,军营也热火朝天的忙碌了大半天,将士们急匆匆的奔走准备,闹得鸡飞狗跳。

  好不容易准备妥当,各方面都让杨延广满意了,太阳却已落山,没办法,杨延广只能派使者告诉赵宁,明日再行会晤。

  得到杨氏使者的传讯时,赵宁正在跟扈红练、方小翠等人埋头吃饭,看他的样子,完全没有等着跟杨延广会晤,想着对方今日在军营设宴招待他。

  这倒不是赵宁料事如神,对发生在吴营中的事情了如指掌,而是在黄昏降临时,还没有接到杨延广“邀请”的情况下,就决定按照往常的节奏吃饭。

  他可没有等候杨延广的闲心与打算。

  翌日正午,赵宁依照之前所言,只身到了吴军大营。

  杨佳妮带着麾下文武在辕门相迎,她自个儿还好,神态举止跟平常没有什么两样,从始至终都是一副从容木然的状态。

  但她身后的吴国文官们,却都挺着腰板扬起下颚,看赵宁的目光要么轻飘飘的,要么眯着眼睛斜着眼角,就差没有把“我不仅不怕你,甚至还敢瞧不起你”这句话刻在脸上。

  至于吴国武将,站在后面的目不斜视,表现出了纵然是刀斧加身也凛然不惧的气度,站在前面的譬如说吴俊,则犹如一只面对入侵者的雄师,随时做好了扑上去厮杀的准备。

  这样的场面让赵宁啼笑皆非。

  无论面前的人是何种神态,他都在对方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同样的气质:那是精神紧绷、严阵以待的气势。

  说得好听些是全神贯注,说得不好听些便是草木皆兵。

  他只是一人前来吴营而已,吴国文武却像是面对百万大军压境。

  赵宁暗暗摇头,忍俊不禁。

  吴国文武姑且不能让他心中生出波澜,那些站在道旁摆出迎接架势,实则是为了耀武扬威得高大甲士,就更是难以让他注意半分。

  吴营的种种准备,因为赵宁的浑不在意,完全是做了无用功。

  在大帐中见到杨延广,对方并没有表现得如何防备,态度很是亲切和煦,体现出一种八风不动、一切尽在掌握的气度。

  寒暄的时候,他没把赵宁看作敌对势力的领头羊,而是以长辈的身份口吻跟他说话,提起往日相处的一些趣事,不时发出爽朗豪迈的笑声。

  “我大军已是进入中原,徐州志在必得,宁小子,你手上没有可用之兵,我看还是早早退去为妙,免得陷入险境,到时候我是杀你不是,不杀你也不是,可就为难了。”

  终于,杨延广说起了正题。

  一番话,将高高在上之意展露无遗。

  赵宁并未介意,直言道:“晚辈确实就要离开徐州,临行之前特意来拜访,除了问候之外,是有一件要事相托。”

  杨延广大手一挥,“但说无妨。”

  赵宁认真道:“前番张京擅动刀兵侵入武宁,战火弥漫数州之地,武宁百姓深受其害,家破人亡者不知凡几,沦为难民者超过十万。

  “诸侯争霸,百姓何辜?

  “这段时日,晚辈费尽心力,总算将武宁百姓安顿妥当,让他们重建了家园,终于可以放心离开。

  “如今杨氏大军到了徐州,还请体谅武宁百姓之苦,爱怜州县万民,勿使百姓再受乱兵屠戮之苦、妻离子散之痛、背井离乡之艰。

  “若得如此,晚辈感激不尽。”

  说着,赵宁站起身,向杨延广躬身一礼。

  杨延广怔怔坐在主座上,半响说不出话来,就像是给人一拳打中了鼻子,脸上阵青阵白。

  陪坐在大帐中的吴国文武,无不五官纠结,如同吃了一碗苍蝇一样恶心,却偏偏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好事都让赵宁做了,好人都让赵宁当了,他们算什么?

  往后他们就算做好了抚民之事,武宁百姓也只会认为这是赵宁不惜以身犯险说情,帮他们争取到的,只会感谢赵宁,他们屁都赚不到。

  但他们还不能反驳,不能拒绝。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