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零七章不喜_虞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理天下。圣人对他这个言论很赞同。

  这说完之后,大皇子询问林泉,如今当务之急,在于知县和知府的任用,不知道林泉有什么好的建议。林泉见自己说的,圣人都不满意,于是也不敢触怒圣人,说什么唯才是用,而是说让朝臣五命以上的,各举县令一人,至于知府,应该由三司六卿所举荐。

  林泉见着圣人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希望若是出了什么岔子,保举之人也应该负责。

  这是林泉最后的让步了,圣人自然答应了。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个世风了。

  林泉告诉圣人,这风行草偃,自古以来,凡是太平盛世,都有良好的世风,若是世风浅薄,那么天下衰败就开始。

  这世风首先是崇尚节俭,严禁骄奢。

  林泉认为天下现在应该风俗简朴,衣无锦绣。

  这崇尚节俭的,除了宋文帝之外,就是曹文帝,林泉告诉圣人,这两位贤君能够名垂千古,万世典范,根基就在于这里。

  至于如何推行,就是要以名教为根本,以仁义为本,刑罚为末。朝廷众人,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

  林泉说到若是百姓知道律法是无私的,那么他们就会心甘情愿的遵从,那就不再是严刑酷法了。

  若是法无定科,任由人情定轻重,那么天下就没有公正了,这人情就逐渐变成了私自行贿,这样徇私枉法,贪墨风起,百姓有冤不能伸张,小人反而上下其手,锦衣玉食。

  如此世风败坏,那么世风就浅薄了。

  林泉对于这个事情点到为止,他知道自己说下去,不怎么讨喜了。

  接下来林泉,世风应该崇儒重文。这样的好处就是,读书人可以协助朝廷以德治国,这样上下一心,才好治理。否则就勋贵他们,他们看不起以德治国,自然不会顺从圣人的心思,到时候圣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是这样能给读书人一个机会,让读书人能够有希望为国家效力。这青云路一开,天下儒生也不会受到妖言蛊惑,一心为朝廷效力。

  林泉看着众位皇子不以为然,继续说,自古以来,明君都是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

  林泉也提出一点建议,第一就是表彰为国尽忠的忠臣义士。这是鼓励忠义。

  而就是提倡孝友之道,希望能够表彰那些有孝行的人。

  林泉说到这里,也差不多说完,后面的两点,林泉知道这些皇子和圣人都不以为然,这两点和天家的想法甚远。虞朝天家历来就是重世家轻寒士,重血脉而轻学问。

  圣人最后说了辛苦林泉,然后询问各个皇子的意见,这些皇子还算给林泉面子,没有说什么书生之见,而是尽量说自己受益匪浅,不过看着他们言不由衷的样子,林泉也只能心中暗自叹气。

  诸位皇子说完,圣人看着天已经黑了,于是设宴,林泉用过膳之后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