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四十章国初大儒_虞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谈的一个人。

  白东原这个人,虽然不是鬼府的人,但是做的事情比鬼府更加让国朝痛恨,在升明年间,益安知府以山林隐逸举荐,当时孝懿太后听闻他是大儒,于是亲自特诏征辟,但是白东原坚决不就。

  到了大化年间,文皇帝下诏求贤,当时天官府大冢宰以海内真儒举荐,白东原先托病来推辞,后来这直接不吃饭来向抗拒,在官兵逼着启程的时候,他又拔出佩剑,以自刎明志,见他如此这样,朝廷只好放弃。

  后来垂宪年间,文皇帝西巡,指名让白东原来相见,他以年老力衰,行动不便拒绝,然后将自己大门反锁,再也不出房门。

  这一锁一直到自己去世,门生才打开房门,取出他尸骸葬了。白东原所作所为让虞廷十分痛恨,若是白东原散步邪说,或者和鬼府勾结,他们还能找借口杀了白东原,但是白东原就只是显示自己的气节,让他们无法下手。

  林泉知道说白东原有些麻烦,所以他尽量将白东原某些不适合谈的东西就不谈,主要谈白东原的悔过自新学。

  这是白东原读书多年之后的体验,他认为,天下的治乱,全在于人心邪正上,人心的邪正,是因为学术明晦,而学术的明晦,又是当时之好尚,若是所好在正学明,正学明则人心正,人心正则治化醇,反之就是治化不兴。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讲明学术,以提醒天下人之心,严义利,振纲常,戒空谈,敦实行。如果一人这么做了,那么一人身形康平,若是人人都这样,就可以到唐虞之世。

  而他这个正学就是悔过自新,他认为人心本善,只是因为被气质所遮蔽,习俗所坏,这才迷失了本性,就如同明珠丢在尘土里面,沾染了灰尘。

  这悔过自新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才能明心见性的,这就少了姚江一脉的顿悟,免得流于狂禅。

  白东原也论证了,所有大儒所谈的,不过就是悔过自新,无论是作新民还是致良知,都是外在的,没有说破,而悔过自新恰好道破了这个关键。

  林泉认为这个说法极为中肯,是陈儒以来,所谈的就是这样。

  林泉将两家介绍完毕,也就不在谈下去了,他已经论证好了内圣外王之道,接下来林泉开书单,一是治心类,多是前人的儒学书籍。而治事类,就是太史公书,资治通鉴等史学书籍,还有一些关于天文地理方面,最让学生称奇的是,其中还有阿学礼等人翻译过来的西戎书籍。

  丁玉立告诉林泉,其他书他们都能找到,但是这西戎书籍,一般不在世面流通,他们想要学,也没有办法。

  林泉说等他们过年之后回来就有书了,自己会禀明圣人,请圣人赐书。

  诸位学生一一和林泉道别,丁玉立最后离开,丁玉立对着林泉说“夫子,我两个兄长听闻你讲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