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九章 乱战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万人,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又冷又饿的俄军官兵。

  如何处理这么多的战俘?

  当天晚上,魏成龙不得不下令让部队停止前进,然后出动第二梯队,先把收容的战俘送回后方的集中营。

  结果,十二月六日,天气奇迹般的好转了。

  所幸的是,前线部队早就有所准备,而且魏成龙也拿到了专家提供的天气预报,不然不会让第二梯队去押送战俘。

  当天下午,第一三八集团军攻占了阿克托别,战俘名单上又增添了十五万人。

  投降的依然是俄军,而且依然是又冷又饿的俄军官兵。

  虽然天气好转,俄军能够使用主战装备,至少枪支不会被冻住无法使用,但是俄军已经没有了战斗的勇气,因为持续了十天的严寒,已经耗光了他们的生存物资,后方又无法把物资送上前线。

  对俄军官兵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严寒。

  面对不用为保暖与肚皮发愁的中国军人,俄军官兵除非想在冰天雪地里自生自灭,不然就只能投降。

  要知道,如果俄军不投降,第一三八集团军就不会进入阿克托别。

  对付负隅顽抗的俄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包围封锁。这一招,在随后的战斗中,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以阿克托别的守军来说,只要围困持续一周,恐怕就会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要知道,严寒只是减弱了,十二月六日的平均气温仍然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夜间的最低气温低于零下三十五度。俄军已经耗光了给养,甚至拆掉了木制结构的民房,以便获得取暖用的木材。在如此寒冷的环境下,没有食物供应,就算是最耐寒的俄罗斯人,也就只能坚持两到三天。

  事实上,严寒帮了中国军队大忙。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些客观上的问题。比如在推进的时候,前线部队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兵力用于作战,其他的官兵都在做另外一件事:把物资送到前线去。也就是说,前线部队的主要任务,成了后勤保障。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严寒导致空运几乎瘫痪。

  当时,只有通过道路向前线运送物资,而前线部队又没有配备足够多的运输车辆,也就只能拿地面战平台来运送物资。

  事实证明,地面战平台本身就是不错的运输工具。

  比如,一辆多用途平台能够在载员舱内运载五吨物资,还能在车体上以外挂的方式运载十吨物资。因为换上了适合在雪原作战的软质宽履带,所以在装载了十五吨物资后,多用途平台的通过能力依然超过了轮式车辆,甚至能够离开公路,把物资送到一些公路没有到达的战场上去。返回的时候,多用途平台还可以运送战俘。即在关闭了乘员舱与载员舱之间的通道之后,能在载员舱里塞近十名、甚至十二名战俘,而且不用安排押送人员,战俘在密闭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