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二章 选择权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到牧浩洋觉得有必要攻打瑙鲁的时候,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打响了,陆战队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动,也就搁置了起来。

  可以说,如果占领了瑙鲁,情况将大不一样。

  比如,可以在瑙鲁部署反潜巡逻机,用来监视斐济群岛北面海域。

  因为波纳佩岛离斐济群岛太远了,所以牧浩洋只能在所罗门群岛部署反潜巡逻机,挤占了有限的地面资源。

  更严重的是,扰乱了前线部署。

  针对这个问题,牧浩洋想到了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让空军向所罗门群岛部署战略预警机。

  虽然在搜寻海面目标的时候,战略预警机不比反潜巡逻机出色,主要是战略预警机配备的雷达主要用来搜寻空中目标,对海探测能力不比反潜巡逻机上的雷达好多少,但是在复杂的战场上,战略预警机的任务弹性更加突出,即能同时搜寻海面与空中目标,并且指挥其他飞机活动。

  当然,这免不了要让战略预警机承担巨大的作战风险。

  要知道,战略预警机是空军中,价值最高的作战飞机,造价甚至超过了战略轰炸机。

  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空军总共只有不到四十架战略预警机,美国空军装备的战略预警机也只有五十来架。到二零五四年,中国空军战略预警机的数量增加到一百架以上,而且以每个月四架的速度递增。

  可以说,这已经是战略预警机的最大产能了。

  要知道,在各种作战飞机的性能都飞速提升的情况下,空军对战略预警机的性能要求也水涨船高。

  当时,中国空军对战略预警机的需求量高达一百八十架。

  主要就是,在面对众多威胁的时候,预警机的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只需要一架战略预警机就能完成的任务,现在需要好几架。在大陆战场上,空军已经采用了全新的预警机部署战术,由三架战略预警机组成一个机群,其中一架是领队长机,三架预警机呈品字型编队飞行,相隔距离在五十公里到一百公里之间,僚机通过高速战术数据链把探测到的空情信息发给长机,由长机集中处理,然后再把处理后的信息分配给僚机,分别引导最近的战斗机作战。

  该战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幅度延伸了被动状况下的探测距离,提高了探测精度。

  说得简单一些,组成编队飞行的战略预警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被动雷达探测基阵。

  实战早已证明,被动雷达是探测隐身飞机的最佳手段。

  只是,在只动用一架战略预警机的情况下,对隐身飞机的最大探测距离很难超过三百公里,而战术上需要预警机提供五百公里左右的探测区域,才能确保己方的防空战斗机能够及时拦截来袭敌机。

  组成了空中探测基阵之后,战略预警机对隐身战斗机的被动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