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四章 是打是和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彻底瓦解志愿军的战斗意志,只会逼迫志愿军发动规模更大的第三次战役。如果考虑到中国的战争决心,甚至有可能迫使中国投入更多军队,增强志愿军的进攻能力。对美国来说,这就意味着在战争结束之前承受更大的伤亡。

  赌输了,联军不但会丢掉平壤,还很有可能丢掉整个西线战场。与东线的情况一样,联军在战役失败之后,肯定无法站稳脚跟,甚至得一路退到开城。因为朝鲜西部地区的地势较为平坦,没有多少险要,还有着较为完善的铁路与公路系统,所以退却开始后,很有可能演变成溃退。

  把全部赌注,或者说美国的命运押在一场战役上,显然不对林德伯格的胃口。

  作为一名政治家,林德伯格非常清楚,绝对不能抱太大的希望。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军事会议结束后,林德伯格召开了内阁成员会议。

  作为CIA局长,钱德勒自然有资格参加这次会议。

  与将领的乐观相反,文职官员都不是很乐观,其中国务卿斯特劳斯最为独特,一开始就提出与中国进行停战谈判。

  在很多内阁官员眼里,美国已经输了,或者说离失败不远了。

  继续打下去,只会平添伤亡,根本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有趣的是,在是否要打第二场战役的问题上,内阁官员反而更加积极,连斯特劳斯都认为,很有必要在战场上挫败志愿军的锐气。

  文职官员的这种态度,非常直接的反映出了美国面临的矛盾选择。

  在打输了的情况下进行谈判,显然对美国不利,而且很有可能导致美国在谈判桌上输得更惨。只有在打了胜仗,至少在战场上遏制住了志愿军之后,美国才有可能在谈判桌上与中国达成较为理想的停战协议。

  问题是,打不打,或者说能不能打,并不是由内阁官员的意志决定的。

  在打与不打的问题上,美国面临着很多难题。

  最突出的,莫过于巨大的财政压力。

  虽然只打了两个月,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已经为这场战争支付了四千五百亿美元的特别战争开支,而且还要在接下来的半年内,拿出一万二千亿美元,为军队采购武器装备,购买弹药物资,以及支付伤亡官兵的抚恤金。

  这些钱,都得由联邦政府掏腰包。

  对于已经捉襟见肘的美国联邦财政来说,支付一万六千五百亿美元的战争开支,绝对是雪上加霜。

  虽然在此之前,美国联邦政府已经与联邦储备银行达成协议,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进行战争融资,并且获得了包括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高盛集团在内的多家金融企业的全力支持,连洛马、波音、雷锡恩、诺思罗普等军火巨头也答应联邦政府赊账,但是这些钱最终都还是由联邦政府用税收偿还,而在经济严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