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变数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事情。

  黄峙博也很爽快,当场就签署了牧浩洋的晋升令,然后让秘书拿到人事处备案。至于上校的军服与肩章,将直接送到飞机上。

  处理这件事的时候,陆风烈打来了电话。

  牧浩洋与陆雯没有罗嗦,赶紧跟黄峙博告辞,免得耽搁副总参谋长的宝贵时间。

  两人赶往机场的时候,黄峙博也去了元首府。

  因为正在召开政府高层会议,所以他没有立即见到傅秀波,而是被专门赶出来的陆风烈挡在了外面。

  “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还不大清楚,但是有证据表明……”黄峙博关上茶厅的门,才说道,“事发的时候,附近海域有一艘身份不明的潜艇,而且在离事发海域大约两百公里处,有一架美军的战略电子侦察机。”

  “这能说明什么?”

  “干扰我军潜艇通信的,就是那架电子战机,而且收到一个潜艇发出的信号后,这架飞机就返回了嘉手纳空军基地。”

  陆风烈立即锁紧了眉头。

  “二部正在想办法,也许能够确认那艘潜艇的身份。”

  “你的判断呢?”

  “这件事不简单。”

  “肯定不简单,而且得尽快做出判断。”陆风烈长出一口气,说道,“元首已经在高层会议上提出采取军事行动,而且得到了黎平寇等人的支持。再过几个小时,恐怕就要做出决定了。”

  “所以我赶紧给你打了电话。”

  “你的意思是……”

  “如果有可能,得终止高层会议,搞清了情况,再做决定。”

  陆风烈点了点头,说道:“我去想办法,你在这里等着,哪里也不要去,等下我派人过来叫你。”

  黄峙博没多罗嗦,他也确实不打算去别的地方。

  陆风烈回到会议室的时候,关于到底要不要通过军事行动解决东海争端,并且一并解决台海问题的讨论还在进行。

  会议上,九名高层领导分成了三个集团。

  傅秀波、黎平寇、以及两年前调到中央,担任政法委主任的黄瀚林持赞成态度,以文廷贵为代表的三名领导人没有表态,而以同样是两年前调到中央,担任国家副元首的易援朝为首的三名领导人则明确表示反对。

  讨论进行得很激烈,或者说争论得很激烈。

  争论主要集中在三点上,一是时机、二是实力、三是长远影响。

  时机上,最大的分歧就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四年后,周边与国际形势是否对中国用军事手段解决东海争端有利,特别是在这场冲突中,美国会不会帮助日本,甚至直接出兵参战。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美国有没有能力与动机,介入东海与台海冲突。

  显然,傅秀波持否定观点,即美国不会介入。与之相对的,易援朝却认为美国会以参战的方式介入。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问题。

  实力上,最大的分歧是现在的中国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