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狼群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负责监视进出港口的美军舰艇,特别是出港巡逻的战略核潜艇。

  在舰队作战的时候,这些潜艇是当之无愧的急先锋。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中,中国海军出动了六艘攻击核潜艇,两艘率先进入印度洋,成为监视印度舰队的主要力量。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这两艘攻击核潜艇还浑水摸鱼,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战果。

  在战术使用中,攻击核潜艇是一支绝对不能忽视的力量。

  当然,与第一次印度洋战争时期相比,中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二零三零年,最后一艘093型退役,十八艘攻击核潜艇中,八艘是095型、八艘是097型,两艘是“渭河”级(从097型与098型之后,中国海军不再使用数字编号,而是以每级核潜艇的首艇为级别名称,按照二零三三年制定的命名规范,攻击核潜艇以黄河、长江等主要河流的支流命名)。

  095型与097型没什么好说的,关键是“渭河”级。

  在“渭河”级之前,中国海军攻击核潜艇的性能一直不如美国海军,即便是097型也只达到了“弗吉尼亚”级的水准,比起后来的“弗吉尼亚”级改进型、以及在二零二八年正式服役的“拉斯维加斯”级,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到二零三零年,美国海军拥有十八艘“弗吉尼亚”级改进型,还在建造三艘“拉斯维加斯”级。如果不能尽快设计出一种性能超群的攻击核潜艇,最快到二零三五年,中国海军就将在水下战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甚至无法应对美国海军的威胁。

  “渭河”级应运而生。

  与同时期建造的大型水面战舰一样,“渭河”级也应用了模块化技术,可以通过搭载不同的功能模块适应不同的作战任务。只是与水面战舰相比,潜艇的功能模块、特别是武器模块没有那么丰富。

  绝大部分时候,潜艇的主要任务就是反潜,特别是对中国海军来说。

  因此,“渭河”级把重点放在了反潜作战上,标准任务就是反潜,在性能上则高度强调了静音性能与最大安静航行速度。为此,“渭河”级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彻底摆脱了097型的设计理念。

  在动力系统上,前两艘“渭河”级仍然采用自然循环压水堆。虽然从建造进度来看,第二批四艘也有可能采用自然循环压水堆,但是从第三批开始,将采用可控聚变反应堆,而且在第一批与第二批进行中期改进时,也将换上采用聚变反应堆的动力模块,完全实现“聚变动力化”。

  与裂变反应堆相比,聚变反应堆的优势非常明显。

  除了功率可以做得更大之外,聚变反应堆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即噪声水平并不是线性变化。根据已经掌握的测试数据,聚变反应堆在输出功率达到百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