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舰队出港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二十九日上午,在向腾耀辉询问了情况之后,黎平寇主动联系了牧浩洋,随后批准了牧浩洋的军事决策。

  与承诺的一样,黎平寇给予牧浩洋所有军事决断权。

  也就是说,只要黎平寇在高层会议上做出战争决策,牧浩洋就能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什么时候向日本发动战争。到了这一步,政治因素成了次要问题,最终将由军事因素决定开战时间。

  当天下午,牧浩洋下达了战斗动员令,取消了所有日常活动项目。

  此时,皮球踢到了日本脚下。

  与杜小蕾会晤之后,美国总统跟日本首相通了热线电话,转达了中国的基本政策,而且暗示日本首相,如果中国以核问题向日本开战,美国将根据“华盛顿条约”,拒绝履行对日安全承诺。

  说白了,这也是美国的底线。

  第二次朝鲜战争后,美国逐步从日本撤军,并且修改了《美日安全保障同盟条约》,明确了美国的义务范围,在基础条款中明确规定,日本不拥有核武器是美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先决条件。

  可以说,美国也在防范日本。

  也正是这项基本条款,使《美日安保条约》的法律地位低于《华盛顿条约》,也就让美国获得了置身事外的理由。

  问题是,美国的警告没有产生任何效果。

  在牧浩洋下达战斗动员令后不到两个小时,驻扎在横须贺的第一舰队起锚,“飞龙”号航母率先进入出港水道。随后,驻扎在吴港的第二舰队起锚,十多艘大型战舰在“翔鹤”号的率领下驶出港口。

  按计划,两支舰队将在伊势湾南面集结,组成联合舰队。

  担任联合舰队指挥官的,正是东乡祖望上将。此外,还有第一舰队司令官樱井康茂中将与第二舰队司令官福原纯生中将。与东乡祖望一样,两人都是在二零一九年的东海战争之后晋升为将领。

  事实上,现在的日本海军高级将领中,大多是东海战争时期的中层军官。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人生目标就是报仇雪耻。

  只是,这谈何容易。

  从综合国力上看,早在二十四年前,日本就被中国超越。在东海战争之后,两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造成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在日本国内,最理智的不是政治家,而是军人,特别是向东乡祖望这样的军人,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击败中国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可是最不理智的也是军人,而且也是东乡祖望在这样的军人,因为他们是最积极的主战份子。

  原因只有一个:日本不可能通过军备竞赛击败中国。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而日本却陷入经济泥潭,在东海战争之后的发展势头根本比不上中国,中日两国的军力差距只会扩大,而不会缩小。如果日本不顾现实,妄图在军事实力上与中国平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