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援助战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国民间囤积的粮食就超过了两亿吨。

  虽然粮食很宝贵,但是粮食不益长期储存。

  拿面粉与大米来说,即便在理想环境下,最长储存周期也在两年左右,而普通家庭基本上不可能有理想储存环境,大部分粮食都囤积在地下室里。结果就是,两年之后,这些粮食几乎都浪费掉了。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粮食产量根本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只要美国加强管制,或者出台禁止囤积粮食的法案,就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拿出两亿吨粮食。

  对印度来说,这绝对是救命稻草。

  问题是,美国总统最终没有这么做。原因很简单,美国国会已经通过法案,解除了全国管制状态,收回了总统特权,因此任何涉及到公民个人利益的行政令,都需要在国会获得多数支持。

  毫无疑问,美国国会肯定不会支持无偿援助印度的法案。

  事实上,就算不是无偿援助,也很难得到国会支持,因为在美国国会议员中,绝大部分都为利益集团说话,这些利益集团已经在这场全球性粮食危机中尝到了甜头,还准备捞取更多的好处。

  由此可见,中国与美国的领导人都知道印度拥有举足轻重的战略价值,可是都无法战胜内部反对力量。

  结果就是,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在五月份的讨论中,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印度问题,已经无法通过国际组织加以解决。

  只是,作为一个颇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领导人,黎平寇还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六月一日,他在参加庆祝儿童节的活动时宣称,将尽快为印度儿童提供抗癌药物,并且号召民间力量前去帮助印度孤儿。

  这件事,完全在黎平寇的决策范围之内。

  两天后,他就签署了援助印度抗癌药物的行动方案,首批三千万份抗癌药物在六月五日运抵新德里。

  因为是中国的官方援助,所以只针对印度儿童。

  此举,受到了印度当局的热烈欢迎与巨大感激。

  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中国陆续向印度提供了一亿七千万份抗癌药物,为两亿名十二岁以下儿童进行了抗癌接种。因为是基因药物,所以在服用之后,不但能治疗癌症,还能预防癌症。

  在中国采取行动后,美国也表现得非常积极。

  到二零三八年底,美国为印度提供了一亿份抗癌药物。

  算上中国提供的援助,当年就有三亿名年龄在十二岁以下的印度儿童接受了抗癌接种。

  只是,这不能解决最严重的问题,即印度仍然没有获得足够多的粮食援助,甚至无法保证半数以上的国民渡过这最为艰难的一年。当时,印度的饥民已经开始啃食树皮,一些印度教徒甚至打破禁忌,开始宰杀耕牛。在一些偏远地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一些父母甚至交换子女相食。仅在六月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