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 凛冬_流放三千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路千千万条,如何防守?

  总不能建一条长城把齐云山围起来,这不现实,还不如把警报机制完善,敌兵来犯时能提前预警,做到各县之间彼此策应。

  因此不能一味的想着防守,进攻也是防守的策略之一。

  说起进攻刘湛就想到了武器,他要兵工坊开发的武器还没有音讯,燕军铁骑所向披靡,如果没有应对的武器铠甲兵种,两军交战他们就是送死的炮灰。

  说起军需辎重刘湛便想起钱粮的问题,往年他在前线打仗不知家里油盐酱醋的难,此时刘湛才切身感受到宋凤林掌家的不易。

  刘湛只在通天关待了一夜便下山,他想找宋凤林商量,结果才到县衙就被告知宋凤林下乡视察秋收去了,预计要去七八天后才回来。

  彼时岑州六县各地秋收正如火如荼。

  今年岑州取消苛捐杂税,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感受到老百姓秋收的喜悦,这是真真切切的喜悦。

  宋凤林一身霜白儒衫行走在半山腰的田埂上,七八名侍卫不远不近的坠着。

  放眼望去稻子黄灿灿的缀满一片,田里的水都已经放干了等待收割。

  有汉子妇人在前面割稻子,割好一捆扎起,三个小孩跟在后面,大的有八九岁帮忙码放,小的只有四五岁蹲在地上捡掉落的稻谷。

  但见那小童用衣服下摆兜着不一会就捡了一兜,然后屁颠屁颠的倒进簸箕里。

  这样一家老小在田里忙碌的场景随处可见。

  宋凤林初来齐云山时也跟着下过地,之后刘湛便不许他做,再之后云中书院慢慢壮大也就不需要他再管地里的事。

  经历过种田的苦,明白那种苦累入骨的感觉,宋凤林对农户佃户格外体恤。

  秋收何其重要,他亲自视察也是给地方豪强予以警告,莫在这个时候没事找事。

  宋凤林每过一乡每过一村,地方里长或百户闻讯赶来,他一概不见,地方乡绅也不敢上前叨扰,都跟着侍卫在后面战战兢兢的远远陪着。

  岑州上下谁都知道刘将军身边的宋先生掌着岑州上下的命脉,官吏升迁,税赋卷宗,冤假错案都越不过他去,就连那岑州知州大人也不敢在宋先生面前造次。

  去年秋收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2页/共6页豪强对农户的新稻以低价强买强卖,宋先生一句话,那豪强家族世袭的浊官就被罢免了,整个家族沦为末流在当地再也抖不起威风。

  今年岑州颁了新政,一开始老百姓半信半疑,总觉得天下间怎会有这样的好事,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不真实。

  直到有手脚麻利的人家早早收了稻子去交税,收税的浊吏果然不收苛捐杂税。

  岑州的税赋只在朝廷征收的税赋上加了岑州军粮的份例,那点军粮份例跟往年苛捐杂税相比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一时新政果然没有骗人的消息迅速在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