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15 五百万美元买图-160图纸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是为了他们的需求非得达到某种技术条件才算完成。

  其他部门联合搞,为了成本等问题,只要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就算成功了。

  何况,这是国内第一次搞核心机。

  “也就是说,这次的核心机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李明山顿时皱起了眉头。

  后勤部在这里面投入了不少。

  所有人都看着谢凯。

  很多东西,他们自认为了解,实际上也跟他们的了解没有什么偏差。

  关键面前的是谢凯。

  谢凯很多时候,不断地用实际行动来颠覆大佬们的认知,不谨慎都不行。

  “也不能这样说。我的意思是目前我们国内的这些项目,不是短时间就能有成果的。核心机解决,专业化的发动机开发,实验,需要很长时间。各种飞机的论证,改进,定型,同样需要时间……这个时间还会因为经费问题而无法确定……”

  这点真不是谢凯矫情。

  既然国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搞出来,那么,从国外采购一批来弥补国内的需求,而且采购的经费不会太高,何乐而不为?

  伊尔-76,国内第一架就是易卜拉欣送给谢凯的。

  虽然说是伊拉克的王子送给谢凯的,但是谢凯是从易卜拉欣手中拿到的。

  这飞机,能成为整个世界上大型军用运输机中生产数量最多的,甚至产量比其他大型军用运输机产量加起来还多的,没有实力能行?

  伊尔-76,一直到谢凯离开那个世界,依然在继续生产,总数量已经超过1000架,这飞机不仅被改造成空中加油机,空中预计机,空中指挥机,激光作战平台等等改型都有。而更多的,则是作为货运飞机使用。

  不是普通民用货运飞机,而是军用。

  原因无他,一方面就是运输量大,另外一方面,谢凯在第一次见到这飞机的时候,伊尔-76在坦桑尼亚的草原上狂野起降的时候,就已经见识了。

  苏联人的产品,皮粗,耐操,性能可靠,虽然有些耗油……

  然后,伊尔-76这种能在没有跑道的平原或只有简易泥土跑道上狂野起降的能力,就被当成了硬性指标,运-15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在这上面。

  孙凤山团队甚至找过谢凯,可谢凯坚持,他们也没办法。

  运-10改成宽体,最大起飞重量直接到了150吨级别,所以才有了运-15。

  目前运-15尚未试飞,以运-10这样的窄体客机作为军用运输机根本不合适,用来作为军用运输机,同样也不合适。

  “所以,既然国内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够完成研发,采购一批,也不会影响什么。伊尔-76,无论是乌克兰还是俄罗斯,都不需要太多,而苏联又装备了太多……还要,伊尔-76生产起来比较容易……”谢凯是真心希望引进一批伊尔-76的。

  乌克兰。

  廖东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