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章黄河大铁牛_一方守界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朝末年,由于蒲津桥被毁,蒲津渡也久置不用,所以大铁牛便成为了“镇河铁牛”。

  明朝时,蒲津关成为进出中原的重要关口,所以明朝皇帝又利用大铁牛先后四次建桥,历时百年。

  清朝时期,黄河逐渐向西改道,蒲津渡被彻底废弃,大铁牛亦被泥沙埋没。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等原因,大铁牛被埋没得更深,已经位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

  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终于在次年出土了黄河大铁牛。

  而这四尊铁牛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在国内外都极其罕见。

  “锅锅,大铁牛有多重啊?能被称作历史最重?”

  “最轻的铁牛45吨,最重的铁牛72吨!”

  我想到报纸上的内容,轻易的回答初九,余光隐约看到初九眼中流出出一丝坏笑。

  我没有理会初九,继续跟他卖弄着报纸上看到的内容。关于大铁牛出土后的保护问题。

  报纸上文物局考古研究专家说道,铁质文物的保护,至今仍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而且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考古队也遭遇了很多的难题。

  比如“提升工具问题”、“给铁牛做底架问题”、“防锈除锈问题”、“让大铁牛在不受损的情况下安全着陆问题。”

  经过重重讨论,山西省文物局最终选择了“就地提升”的保护方案。

  考古队将铁牛、铁人、铁柱等从原地提升122米,然后在地表上恢复原貌,露天陈列。

  至于其他遗迹,如唐朝或明朝修建的部分石堤、台阶等,将在地面进行复原,而原址将被回填埋没。

  大铁牛如今露天陈列,便是专家们认为最好的办法。

  “锅锅,你确定大铁牛是兵部尚书跟李隆基提议制造的吗?”

  费了半天口舌,总算讲完了我所知大铁牛的所有讯息,初九却反问我这么一个问题。

  我思来想去报纸上原话就是这么说的,一年不到的时间,我不可能忘记的,我点头确认。

  “锅锅,亏你还学了一手神算相师的能耐,竟然不知道黄河大铁牛是李隆基的御用风水师丘延翰的建议,做为索桩是次要的,镇住大唐的气数才是根本目的。”

  初九满脸坏笑的告诉我,前两天在图书馆有看到过我说的这篇报道,只是想听我这个本地人再讲述一遍,这样他觉得更加可信。

  关于大铁牛是丘延翰提出来的事情,初九告诉我,这是他曾经在叔公的道家书籍中看到的,只是忘记了大铁牛具体的地点。

  “锅锅,唐朝最信风水的皇帝有哪几个?”

  初九见我吃瘪,更加得意地考我。

  我忽然有种想找块豆腐撞死的冲动,最近脑子好像有点不够用,看来得买点核桃补补才行。

  我竟然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唐朝的皇帝中李隆基对于风水可谓是痴迷。

  生活中大小事情都要询问御用风水师丘延翰,铸造大铁牛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没有丘延翰的指点?

  “永济市除了黄河大铁牛之外,还有好吃的牛肉水饺,最著名的店,我知道在哪里。”

  对付初九我有的是办法,果然听闻我知道最好吃的饺子店在哪里,他乖乖的说忽然困了,想要睡觉。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