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费米悖论和大过滤器理论_探月迷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恒星的行星中,那么仅仅在银河系内就应该有相当大数量的文明存在。这也符合平庸原理的观点,即地球不是特殊的,仅仅是一个典型的行星,具有和其他星体相同的规律和现象。有人用德雷克公式来支持这个论点,尽管这个式子的基础正在受到质疑。

  费米悖论的第二点是对尺度观点的答复:考虑到智慧生命克服资源稀少性的能力和对外扩张的倾向性,任何高等文明都很可能会寻找新的资源和开拓他们所在的恒星系统,然后是涉足邻近的星系。因为在宇宙诞生137亿年之后,我们没有在地球或可观测宇宙的其他地方,找到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切实可靠的证据;可以认为智慧生命是很稀少的,或者说我们对智慧生命的一般行为的理解是有误的。

  费米悖论可以表述成两种形式。一种是“为什么没有发现外星人或者外星物品?”如果星际旅行是可行的话,即使是用人类造的飞船这样缓慢地旅行,也只需要5百万到5千万年去征服星系。就算不考虑宇宙尺度,在地质学尺度上这也是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因为有很多年龄比太阳更大的恒星,或者因为智慧生命可能进化得更早,这个问题就变成为什么星系还没有被殖民。即使殖民对所有外星文明来说是不合实际的或者是不想去做的,大规模的星际探索也应该是有可能。然而,没有任何关于殖民和探索的证据得到承认。

  李维想起过去对费米悖论的敬畏,把它奉为研究地外文明的金科玉律真的太幼稚太可笑了。李维继续翻着自己的笔记本,翻到了“大过滤器理论”那一页,什么是大过滤器理论,这一页清清楚楚地写着:

  大过滤器这一概念,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助理教授罗宾•汉森(RobinHanson)为了试图解答费米-哈特悖论而提出的。他把从没有生命的荒芜之地到扩张性的星际文明的演进,大致划分成如下9个阶段:

  一、合适的行星系统(存在有机物以及可能宜居的行星);

  二、可自我复制的分子(比如RNA);

  三、简单(原核)单细胞生命;

  四、复杂(真核)单细胞生命;

  五、有性生殖;

  六、多细胞生命;

  七、脑量较大、使用工具的动物;

  八、我们目前这个阶段;

  九、星际殖民扩张。

  汉森认为,目力所及的宇宙寂寥无人这一事实说明,上述9个阶段——或者可能被细分出的更多阶段——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难以实现的。无论是什么因素在哪个步骤阻止了第9个阶段的最终实现,它都被称为“大过滤器”。

  首先值得人类关心的问题是,大过滤器究竟是在什么位置起作用。如果它位于第8步之前,我们可以额手称庆自己已经挺了过来,美好的未

  请收藏:https://m.shuqug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